2016年10月24日15:01 《理财周刊》

We want you!2016首届中国波特菲勒奖评选正式开始!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资管能力孰优孰强?请点击【投票】,选出你心中的最强机构!

  石老师开讲:美国定会年底加息吗

  石镜泉

  外界普遍预测美国在12月加息几成定局。一定会加吗?就算一定加,会加多少?对这个加息的速度和幅度不估计好,投资者只会每天活在惶恐中。

  如果2016年一定要加次息,应是12月加0.25厘。另外,又假如按美联储的如意算盘,在2017年会再加2至3次,即是多加0.5厘至0.75厘,以这个幅度来看,对阁下的投资组合会有何影响呢?

  持有美元债券的,要考虑债券年期,如是3年期内的,短期息升,会使这些较短期的债券价跌较多。

  对于港股,如是收息股、公用股,要考虑市场息升,这些收息股几等同短期债券。此外,如美国能加息,反映美经济环境好,跟美国经济相关的股票亦会有较好表现,可以留意。

  但美国又是否会于12月一定加息呢?未必。因为市场担心特朗普会胜出(虽然机率低),又或美国以及世界经济氛围变差了,都可以不加息。

  另一个阻止美联储加息的因素是美股大挫。机构分析师们认为,美联储现在更多关注市场而非数据。也就是说,如果在12月份政策会议前股市大幅下挫,美联储不太可能加息。

  而最值得思考的是,假如美国经济变差,差至踏入衰退,美联储又会怎做?咨询机构Sunshine Profit分析师Arkadiusz Sieron认为美联储会给出如下方案:

  第一,美联储可能放弃任何进一步上调利率的计划,甚至可能会降息。不过,鉴于联邦基金利率仍接近于零,此举不会显著振兴经济。美联储的立场转变应当会有利于黄金。

  第二,美联储或继续使用前瞻指引,使投资者相信短期利率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低位,带动长期利率走低。

  第三,美联储可能重启量化宽松(QE),也许是以某种扩展版的形式,就像美联储主席耶伦曾经暗示的那样——“决策者应该探索购买更广泛的资产”。 美国重启QE将终结或者至少缩小当前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政策分歧,这将缓解美元的上行压力。当然,投资者不应遗忘第三轮QE对金价的负面影响,当时伴随经济复苏,市场恢复对美联储的信心,且股市处于牛市;而第四轮QE将在黯淡得多的经济环境下问世,所以,也更利好黄金。

  第四,与通过影响短期利率的措施不同,美联储或转而开始瞄准长期利率。日本央行在今年9月采取了类似政策,承诺要维持10年期日债收益率在零附近。美联储无疑会密切关注日本央行政策的效果,说不定哪天该方案会被美国所复制。重要的一点是,该举措并非史无前例,美联储曾在1942年至1951年盯住长期美债收益率。长期利率下降显然会支撑金价。

  第五,美联储可能引入负利率政策。部分经济学家将此举视为对银行储备征税。所幸的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推出负利率政策。倘若负利率政策实施,此举将推低实际利率,这将有利于黄金。此外,有关负利率政策后果的担忧也将推高金价。不过,耶伦似乎不太热衷于负利率政策(她在今年8月份举行的全球央行年会上发表“美联储未来工具”的演讲中没有提及该政策)。

  Sieron未有讲的另一方案是美联储买股。日本央行已买了,这是债市不堪“泡沫”后的唯一可以再向市场注资的方法。如经济面不坏而股市坏,甚至出现“股崩”,在市场对股市有失信心的危机之时,美联储是很有可能“买股”的。

  美政府不是未有买过股,2008年后,美政府曾持有AIG和通用汽车股票,以免有关企业倒闭、增加失业,再进一步削弱以内部消费为主的美经济。

  明白以上,你就知道了美联储并非只有“加息”这一条路可走,甚至要另辟他途向市场注资、甚至减息。

  

责任编辑:王琛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债务违约下的万亿投资机会

随着债转股和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资产的深入推进,以及A股市场上越来越多的ST公司破产重组,嗅觉灵敏的投资人正在迅速布局不良资产投资市常未来我们也许可以看到,这个市场上会出现更加丰富的投资产品,以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

普通投资者无需大规模购进美元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大规模卖出人民币、购进美元的投资行为已不可取,人民币双向宽幅波动将成为一种常态,投资者和普通家庭需要做的是多元化配置自身资产,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对赌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换汇操作。

万达携巨资入侵好莱坞?

万达携巨资而来,甚至与青岛政府在东方影都出台补贴40%制作费的强力优惠政策。好莱坞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益,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可以扩大自身的用武之地。随着中国竞争力的提升,美国享受产业落差红利的机会还有多少?

标普敲响中国信贷恶化警钟

首先,中国企业信贷恶化状况及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是否得到真实反映?是继续放任各种不良贷款虚报还是将不良贷款的真实盖子揭开?不良贷款数据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是否准确,更关系到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是否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