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15:01 《理财周刊》

We want you!2016首届中国波特菲勒奖评选正式开始!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资管能力孰优孰强?请点击【投票】,选出你心中的最强机构!

  人民币相对贬值与中国股市

  金岩石

  人民币的相对贬值或将构建中国股市一个长期性慢牛的起点,和贬值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一样,贬值也会提高中国股票的相对吸引力。

  人民币兑换美元的价格已经从前期最低6.06贬值到了近期逾6.7!但相对于代表性的全球货币指数,人民币不仅没有贬值,反而升值了。原因很简单,全球主流货币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都在贬值,而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较低,所以人民币的贬值是相对贬值,实际升值!

  人民币相对贬值的趋势依然很强,预计在明年某个时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突破1:7,甚至可能达到1:7.5区间。今年1月7日在斯里兰卡的一个国际会议上,索罗斯先生再度出山并语出惊人,他说:“我闻到了2007年的味道,开始做空美元之外的货币,增持防御性资产如黄金等”。汇率市场应声下跌,香港上演汇市惊魂,英镑重挫,“脱欧”之后再度暴跌,今年以来英镑兑美元的汇率已经从1.7区间下降到1.2附近,跌幅逾30%!年初国内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贬值是股市暴跌的直接原因,进而预言:在人民币贬值的趋势下,股市很难重回牛市。

  我不以为然。人民币的相对贬值或将构建一个长期性慢牛的起点,和贬值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一样,贬值也会提高中国股票的相对吸引力!简而言之,货币贬值了,股票也和出口商品一样相对便宜了,会吸引更多境外资金流入。如所预料,“十一”假期人民币大幅度贬值,股市开盘后却没有发生年初的暴跌,这一事实足以说明人民币贬值未必导致股市下跌,“深港通”的启动对于中国股市的影响远大于人民币的相对贬值。

  全球化市场上同时发生的事情很多,在逻辑思维的框架之下,人们习惯于把同时发生的事情解读为“因果”,而在量子力学的思维框架之下,同时发生的事情可能“相关”,但未必永远相关。索罗斯先生当年把自己管理的基金从“双鹰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原因之一是“量子”一词源于量子力学。因为索罗斯先生笃信“易错性定理”,并在开放社会哲学的探索中接受了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理”。

  股市涨跌之所以“测不准”,是因为“相关”因素太多,而且曾经“相关”的因素可能不再发生,或者不再“相关”。一些所谓“大师”喜欢炫耀自己的“绝技”或“铁律”,其实,股市投资永恒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即不确定性。这也是多层次金融交易市场的基本原理,任何金融资产都必须具备四大属性:交易性、流动性、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从量子力学和金融学的融合看股市投资,任何单一要素的影响力都是有限的,都是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相对影响力。由此演绎,人民币相对贬值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力也是一把双刃剑!正效应和负效应都有,不能一概而论。至少在中国股市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人民币相对贬值的影响力是正效应大于负效应。

  那么,为什么今年初人民币贬值的时候股市大跌呢?促成某一事件的因素通常可以区分为机制性因素和冲击性因素,人为的(政策性的)因素不是机制性因素,其影响力常常只是突发性带来的冲击性,之后就不再具有冲击力了!早在2015年11月23日(直至12月13日),我的拍档杨健老师就在电视节目中预言:“还有最后一跌,或将跌到沪指2662点!”令主持人姚长盛大吃一惊。杨健当初作出这一预测的多因子模型中并没有人民币贬值因素。我在5年前预言北京上海深圳或将出现每平米30万元以上“天价”房,也没有考虑任何楼市的政策效应。在金融交易市场中,不确定性是永恒的,趋势如潮汐,波动如海浪,人为的(政策性的)因素只不过是海水中的浪花!

责任编辑:王琛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债务违约下的万亿投资机会

随着债转股和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资产的深入推进,以及A股市场上越来越多的ST公司破产重组,嗅觉灵敏的投资人正在迅速布局不良资产投资市常未来我们也许可以看到,这个市场上会出现更加丰富的投资产品,以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

普通投资者无需大规模购进美元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大规模卖出人民币、购进美元的投资行为已不可取,人民币双向宽幅波动将成为一种常态,投资者和普通家庭需要做的是多元化配置自身资产,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对赌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换汇操作。

万达携巨资入侵好莱坞?

万达携巨资而来,甚至与青岛政府在东方影都出台补贴40%制作费的强力优惠政策。好莱坞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益,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可以扩大自身的用武之地。随着中国竞争力的提升,美国享受产业落差红利的机会还有多少?

标普敲响中国信贷恶化警钟

首先,中国企业信贷恶化状况及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是否得到真实反映?是继续放任各种不良贷款虚报还是将不良贷款的真实盖子揭开?不良贷款数据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是否准确,更关系到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是否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