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15:01 《理财周刊》

We want you!2016首届中国波特菲勒奖评选正式开始!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资管能力孰优孰强?请点击【投票】,选出你心中的最强机构!

  本轮楼市调控旨在一举三得

  蔡为民

  本轮调控目的,一是可压迫部分买气进入不限购的三四线城市,缓解其庞大库存压力;二是警示楼市投资买气适可而止;三是原本因人民币贬值随时会流动的热钱所挖掘的资金池,已完成阶段性任务,该是退场之最佳时机。

  从9月30日迄今,楼市调控“火烧22城”,算是破了地方政府自主管理房地产以来的纪录。

  “去库存”仍是重中之重

  于是不少人再次质疑甚至认定:2014年“930新政”开始,以扶持楼市买气、诱引目标客户进场的房地产救济时期,由于市场乱象相频出,逼使政府掉转枪头,重启以打压为基调的宏观调控。

  但在我看来却并非如此。实际上政策仍然是一以贯之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去库存”及建设“资金池”,但不可否认的是,过程中走了些弯路,现在正加以必要的调整罢了。

  经营企业不如买房轻松

  与杭州售楼处的大门被大批准客户挤倒,及打麻将决定买家的楼市趣闻相较,发生在9月21日的“上市公司卖北京2套学区房抹平亏损”的新闻更震撼人心。上市公司因经营不善、亏损连连到陷入退市困境,迫于无奈卖掉2004年买进作为员工宿舍的学区房,结果转亏为盈(售价2200万元,12年增值16.5倍),过程平淡无奇,无异当前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流行的“小确幸”(微不足道却可掌握的幸福或幸运),我猜那家公司经营者最懊恼的,恐怕是当时为什么不多买个十套、八套,以解决未来仍然可能遭遇的运营困境。

  就在外行人看热闹,为这家公司庆幸,通过简单的买房行为,就顺利解决企业难关的同时,看门道的内行人却已惊出一身冷汗,乃至陷入痛苦沉思。该上市公司卖房自保之举,简直成了“与其辛苦经营动辄亏损的实体,不如轻松购买动辄翻倍的房产”之观点的活教材。既给眼下已经为数不多、仍然在苦干实干的企业家们泼了一盆透彻心脾的冰水,也深深刺痛有关部门的敏感神经,在其明示与暗示、地方“心领神会”之下,一场大规模看似由下而上的房地产调控大幕拉开帷幕。

  流动性疯狂流入楼市

  毕竟,持续一年半的货币宽松政策,目的是以拯救实体经济及去库存为主,无奈大量资金却趁机蜂拥进入一二线城市炒作房产(地方政府所创造之地王效应,亦“功不可没”)。数据清楚显示,2016年上半年新增信贷4万余亿元,其中房贷占45.46%,下半年则更加匪夷所思,7月信贷4636亿元,房贷竟达4575亿元,占比超过95%以上。8月新增信贷9487亿元,房贷占6755亿元,情况虽稍有好转,但占比仍达7成以上,突显货币流向已极其扭曲,再不加以导正,中国经济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确实如此。资料显示,如果与去年由杠杆推动的股市暴涨相较,去年6月18日券商融资余额达到2.26万亿元之历史新高,加上当时极其猖獗的场外配资约2万亿元,合计不超过4.5万亿元,但仍引爆股市强烈震荡与狂涨,而截至今年第三季末,房贷余额达到惊人之17.9万亿元!

  金融风险急剧增加

  再以中国居民房贷收入比0.46来看(每收入100元有46元是用于偿还房贷),已超过1990年日本房地产泡沫时期,按现在的速度持续扩张,5年内将逾越2008年引发“国际金融大海啸”之美国次贷危机前的高度。

  凡此种种,都使得中央到地方基于对房地产“永恒的爱”,对房价涨幅过大的一二线城市果断采取绝决措施与手段。

  总而言之,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透过本轮调控还能达到以下目的:其一,可压迫部分买气进入不限购的三四线城市,缓解其庞大库存压力(“去库存”政策之延续);其二,警示楼市投机、投资买气适可而止;其三,为原本因人民币贬值、随时会“落跑”的流动性热钱所挖掘的资金池,已完成阶段性任务,该是退场之最佳时机。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责任编辑:王琛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债务违约下的万亿投资机会

随着债转股和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资产的深入推进,以及A股市场上越来越多的ST公司破产重组,嗅觉灵敏的投资人正在迅速布局不良资产投资市常未来我们也许可以看到,这个市场上会出现更加丰富的投资产品,以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

普通投资者无需大规模购进美元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大规模卖出人民币、购进美元的投资行为已不可取,人民币双向宽幅波动将成为一种常态,投资者和普通家庭需要做的是多元化配置自身资产,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对赌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换汇操作。

万达携巨资入侵好莱坞?

万达携巨资而来,甚至与青岛政府在东方影都出台补贴40%制作费的强力优惠政策。好莱坞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益,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可以扩大自身的用武之地。随着中国竞争力的提升,美国享受产业落差红利的机会还有多少?

标普敲响中国信贷恶化警钟

首先,中国企业信贷恶化状况及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是否得到真实反映?是继续放任各种不良贷款虚报还是将不良贷款的真实盖子揭开?不良贷款数据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是否准确,更关系到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是否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