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1日11:51 《钱生钱》

We want you!2016首届中国波特菲勒奖评选正式开始!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资管能力孰优孰强?请点击【投票】,选出你心中的最强机构!

  裁员滚滚谁能自保?

  转眼间2016年的余额已不足百天,然而比这更让人心寒的是今年的冬天仿佛也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大街上的行人早早穿起了冬装。不过,天气严寒尚有衣物可以保暖,裁员寒潮来袭,很多人却无力反抗。好在,这波寒潮,不分种族,不分国界,横扫全世界。想想有如此多的难兄难弟,一句“你不孤单”或许是寒潮之下对人们最好的慰藉。

  先来说说欧洲。受监管、负利率、罚款、市场动荡等因素影响,包括德国第二大银行德商银行、荷兰国际集团、荷兰银行、西班牙人民银行等在内的欧洲银行业近期再度掀起裁员潮。其中,荷兰国际集团(ING)宣布未来几年将裁员5800人,占员工总数13%。德商银行早些时候也爆出“猛料”:预计将裁员9000人,占所有员工总数的18%。就连德国最大的银行德银也宣布将在原定3000人的裁员计划之外,在德国额外裁员1000人。滚滚裁员潮之下,是大量的失业人口。花旗预计,2015--2025年间,欧美银行业雇员将减少30%,170万从业人员失去工作。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不仅是欧洲,同住地球村的中国银行业也面临着寒冬。今年上半年中,员工减少数量最多的是招商银行,减少了7768人;工行减少了7635人;中行减少了6881人;农行减少了4023人;建行减少了6721人。截至6月末,四大行今年上半年员工合计减少约2.5万人。

  银行业裁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经济、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之外,人们金融消费习惯和金融交易方式的改变同样是造成裁员的重要原因。由于互联网、手机银行、自动化系统等业务日益成熟,更多的业务通过移动终端就可以完成,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就需要裁掉一部分员工。这种行为的改变成为当今裁员潮的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

  除了银行业以外,典型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同样陷入裁员狂潮之中。早在今年5月25日通过外媒放出“机器换人”风声的富士康集团,如今裁员的靴子终于落了地。据传,仅在昆山地区就裁员6万人,一时间在业界搅得人心惶惶。想当初,在3D打印刚推出时表示,如果3D打印真有用,“郭”字倒过来写的郭台铭,面对势不可挡的新技术,以及国内土地资源和工资抬升压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也不得不冰释前嫌,紧紧拥抱新技术。据悉,人工智能、新材料研发、3D打印将成为郭台铭在机器换人之后,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富士康为降低生产成本,采用机器换人的策略以减少管理压力,本来无可厚非,不过让业界担忧的是,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消费代工厂,富士康集团此番举措难免会引发制造业“机器换人”的风潮,从而造成更多的失业人群。

  时代所迫也好,转型需要也罢,不管对于哪个行业来说,裁员的阵痛都是我们不想看到却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不管于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如此。可是,我们要知道的是,裁员从来就不是裁人才。裁员裁掉的那些人,一定是对公司发展作用有限,或者属于被公司淘汰的业务部门。这些人与其说是被公司淘汰,不如说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被社会所淘汰。

  那些简单乏味,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种;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容易被取代的职位;那些不思进取,随遇而安的职员,面对信息技术的强势来袭,可以说毫无招架之力。

  现实很残酷,活着最重要。既然寒冬已经来临,怕冷是没有用的,唯有壮大自己,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不能取代,才能在企业,在社会更好的活下去。裁员的冬天已然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文/紫月 图/网络供图)

责任编辑:蔡越坤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债务违约下的万亿投资机会

随着债转股和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资产的深入推进,以及A股市场上越来越多的ST公司破产重组,嗅觉灵敏的投资人正在迅速布局不良资产投资市常未来我们也许可以看到,这个市场上会出现更加丰富的投资产品,以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

普通投资者无需大规模购进美元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大规模卖出人民币、购进美元的投资行为已不可取,人民币双向宽幅波动将成为一种常态,投资者和普通家庭需要做的是多元化配置自身资产,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对赌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换汇操作。

万达携巨资入侵好莱坞?

万达携巨资而来,甚至与青岛政府在东方影都出台补贴40%制作费的强力优惠政策。好莱坞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益,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可以扩大自身的用武之地。随着中国竞争力的提升,美国享受产业落差红利的机会还有多少?

标普敲响中国信贷恶化警钟

首先,中国企业信贷恶化状况及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是否得到真实反映?是继续放任各种不良贷款虚报还是将不良贷款的真实盖子揭开?不良贷款数据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是否准确,更关系到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是否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