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3日14:04 汇金网

We want you!2016首届中国波特菲勒奖评选正式开始!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资管能力孰优孰强?请点击【投票】,选出你心中的最强机构!

  黄金在近来表现较为低迷,自美联储鹰牌强势言一鸣惊人之后,加息预期进一步走热,毕竟年内加息2次的言论目前看来无望,耶伦表示年内加息一次,势在必行,再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金银,非美一路承压下跌,美元指数再次上演绝地反击。黄金自1375下跌至最低点1240一线,下跌近135美金。投资者和各大投行对黄金的热度也逐步的消退,黄金在本周形成止跌1240的反弹修正。

  1240形成反弹,恰若杠头开花,很多人表示不解,其实这并不难与理解。我们从周图之中,可见1240是周图BOLL下轨,其次通过黄金分割线可见1046上涨1375的38.2%位置在于1240一线,所以,多点支撑,1240的反弹可操作性不言而喻,明眼人,一看就能清晰。这也就是为何在本周1240-1250一直安排多单入场,整体等待开花,但结果并不完美。

  并不完美不代表黄金没有反弹,黄金止跌1240,反弹最高触及1270上方,30美金的反弹也给出投资者一定的获利空间。但其过程相对复杂,连续的震荡,让整个反弹过程三步一回头,所以这并不完美。如标题所述,杠头开花,却并未结果。

  在一周的这样走势之中,大多数散户投资者对其束手无策。继续做空,显然已经不合适,逢低做多无奈多头修正力度和延续都不如意。所以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思维模式。我们在前面所说,既然已经判断了1240的支撑强度,那么对于狙击大跌之后的行情,则要采取波段操作!波段操作在持仓时间中能够大幅度缓解这种慢牛反弹修正所带来的无奈和困惑。所以,在止跌1240之后,短线狙击对于日内非常尴尬,所以,波段狙击更为合适。不同的行情,采用不同的交易策略才是上上策。

  大跌之后,慢牛修正,很多散户投资者眼里可能机会愈发少了。在下周的行情之中,也的确如此,但机会少不代表毫无机会。

  从当前的走势图来看,我们可见行情的下跌反弹修正刚刚触及日图BOLL中轨位置1270上下位置,承压明显,无力明显形成强势突破。说明行情自大跌以来空头抛售盘较为严重,大量的卖盘压制黄金的反弹节奏。这样一来,反弹的延续度将会成为下周的关键点,也可以说决定了盘面节奏变化的关键因素。

  日图随机指标自1240形成金叉上扬,目前依旧处于上行之中,MACD红色动能柱逐步的放大,日图同时在1240形成阶段性支撑,种种迹象表明日图的上升动能犹存。在空间上,第一压力位置1278一线,在周五的收盘之后,上升的空间在短线上有所压缩。从中期来看,突破1278才能形成继续反攻。所以,1278是阶段性行情的拐点。周图之中,随着前期分析的顶背离下跌,随机指标已经步入0轴附近,MACD指标下跌动能柱有所缩减,周图之中的调整信号还较多。从日图和周图来看,周图调整阶段,日图反弹阶段,下周整体以区间震荡对待,逢低做多为主。关注1278的突破情况。

  原油

  原油笔者一直强调,头肩底形成之后,突破是时间问题,在颈线位置回撤以后,处于强势的高位调整阶段。所以,笔者以为在颈线位置临近突破的时间段,少做空。不要因为到了前期压制位置,就盲目的做空,要知道,颈线的突破伴随着强势的突破拉升。所以,谨慎对待。目前头肩底结构俨然成型,问题就在第一次颈线的回落!这一切还要等待市场给出具体的走势才能决定后续的多空趋势安排。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债务违约下的万亿投资机会

随着债转股和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资产的深入推进,以及A股市场上越来越多的ST公司破产重组,嗅觉灵敏的投资人正在迅速布局不良资产投资市常未来我们也许可以看到,这个市场上会出现更加丰富的投资产品,以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

普通投资者无需大规模购进美元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大规模卖出人民币、购进美元的投资行为已不可取,人民币双向宽幅波动将成为一种常态,投资者和普通家庭需要做的是多元化配置自身资产,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对赌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换汇操作。

万达携巨资入侵好莱坞?

万达携巨资而来,甚至与青岛政府在东方影都出台补贴40%制作费的强力优惠政策。好莱坞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益,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可以扩大自身的用武之地。随着中国竞争力的提升,美国享受产业落差红利的机会还有多少?

标普敲响中国信贷恶化警钟

首先,中国企业信贷恶化状况及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是否得到真实反映?是继续放任各种不良贷款虚报还是将不良贷款的真实盖子揭开?不良贷款数据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是否准确,更关系到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是否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