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小概率的高回报 结构性产品零收益危机(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15:19 理财观察

  不能因为‘零收益’风波,就把结构性产品打入十八层地狱。

  其实,结构性产品一般为保本型产品,“低风险,低收益”其最大的特点。其产品的实质是用利息购买期权去博取更高的收益,整体而言,获得最高收益的概率的确是比较小。

  换个角度,其最坏的结果也只是输掉利息而已,因此适合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对于结构性产品,并不能因为单只股票表现好,就代表产品收益高。其收益表现通常是与股票的涨跌幅度是否一致相关。

  根据本刊统计,虽然部分产品收益表现不尽人意,但也不乏可以圈点的产品,不过结构设计和上述产品形式有所不同。

  例如,浦发行的“汇理财06年第九期F1计划”,到期实现了7%的预期最高收益,同时由于利息税调整有利于客户,实际收益率为7.0438%。

  同为结构性产品,为何收益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据浦发行的客服人员介绍,如果这一产品所挂钩的四只股票的收盘价均大于或等于初始价格的100%,客户可获得7%的最高收益,与F1相比,获得最高收益的概率相对较。

  而另一款产品“汇理财07年第四期F1和F3计划,收益率=参与率*四个季度锁定表现的平均值,而所谓的“锁定表现”指每个季度末的观察日表现最逊色股票的表现值,截止2007年10月30日,两个产品收益率已分别达到了22.65%和10.78%,由于“锁定收益”,产品到期时,客户的收益率将不低于现在的收益。

  不仅如此,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港股投资夺标计划”挂钩9只港股,因为实现了16%的预期年化收益,在2007年11月15日提前终止。

  另外,银行挂钩股票的结构性产品说明书中,通常会有所谓“倒流测试”,即用过去的数据说明,产品收益可能的分布情况。但是,由于这类产品的收益表现只是与未来某一观察日的挂钩股票的表现有关,因此,过往数据并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瑜磊)

[上一页] [1] [2] [3]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