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理财产品不赚钱谁之过(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 14:18 北京商报

  

  而究竟怎样区分投资者成了新的问题。对此,玖富理财总裁孙雷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按照投资方向进行分类,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的投资品种大致有五类。

  第一类是结构型理财产品,一般挂钩汇率、商品、股指等,产品属于浮动收益类别,一般不以理财本金做投资,仅用利息部分,大多为100%保本,产品收益与挂钩标的有某种关系,通过公式等反映在合同上,会出现收益为零的情况,但也有获得高收益的可能,风险相对较大。

  第二类是代客境外理财产品,该类产品一般是不保本浮动收益类,多为投资港股、欧美股票、商品基金,资金全额投资该类标的,风险相对较大。

  第三类是新股申购类的理财产品,目前是市场上数量最多的理财产品,产品不保本,直接和新股申购获利有关,风险中等。

  第四类是各类信托项目的理财产品,虽然产品不保本,但产品收益较为稳定,风险相对较小。

  第五类是证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各类股票、债券、票据为投资方向的产品,收益也是和投资情况直接有关,债券类风险较小。

  这样一个定位,是不是会减少这些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此沈柄熙表示,虽然从这个角度讲,量身定做会使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的数量减少一些,但客户的群体可以稳定下来,也利于银行的管理。

  与此同时,在近日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举办的2008银行理财产品评价和分析报告会上,中国证监会机构监管部副主任杨志华表示,投资者可以从10个方面对理财产品进行审视。“一个是管理者的水平,资产管理的安全性怎样;第二是在管理产品的时候,是不是真正做到详尽的信息披露,揭示了风险;第三,我们的管理者也有培育市场的责任,是不是做好了投资者的教育工作和培育工作;第四,机构的创新能力;第五,内部系统建设问题;第六,合同管理,责任、权利是否清晰;第七,管理者的专业能力;第八,法律合规性有没有保本机制;第九,要注意流动性的问题;最后还要考察他们对客户在推介方面是怎么做的。”

  而更多更为简单实用的投资者教育也相继从各大金融机构中出炉,一些人士表示,投资者就算看不懂复杂的产品说明,只要注意留心产品期限、预期收益和潜在风险,也能够轻松完成理财。

  反思5 学者 盲目复制国外产品是死路一条

  “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分为结构型和挂钩型,而出问题的产品之所以使投资者承担了很大的损失,证明产品本身在设计上就存在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一些理财产品的设计原理完全照搬西方成熟市场中产品的形式,而中国大众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与西方人还有一定差距,从目前来看,单纯的复制就是死路一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这样表示。

  他同时表示,这些结构型或者是挂钩型的产品,其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突发性、偶然性事件对产品收益的影响,而且银行这个营销主体和券商、基金还有很大区别,他们无法及时地捕捉到挂钩产品的异动。在销售时,银行单纯地强调预期收益率是很不妥当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