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4日15:03 《理财周刊》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成交下滑 楼市会“真摔”吗

  文/本刊记者 甄爱军

  市场供应量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10月份的市场整体成交。不过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随着调控力度收紧,未来市场会逐渐趋于理性,成交量小幅回落,房价涨幅收窄。

  

  10月楼市成交下滑

  调控下的10月楼市,商品住宅成交量出现了下滑现象。

  根据易居研究院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所监测的包括北京、上海、南京等3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223万平方米,环比减少8.0%,同比增长11.2%。从整体走势来看,受深圳、上海两大一线城市收紧调控影响,今年5~7月份市场交易呈现逐月下降态势。但其后二线城市发力,加之全国范围内“地王”现象频现,到了8~9月份成交明显上升。

  数据表明,30个城市中,有17个城市的成交量出现了环比增长态势。其中石家庄市场环比增幅为30个城市最高水平,达到184.5%。而从环比跌幅看,包括苏州、福州和南京的跌幅较大,分别为55.4%、53.0%和50.7%。

  根据不同类型的城市来看,一二线城市整体出现下滑,而三线城市则仍然维持较高的活跃度,成交环比保持上涨态势。

  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出现环比微幅下滑。10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348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3%,同比减少0.8%。具体城市看,北上广深4个城市环比增幅分别为-19.7%、-16.1%、5.1%和52.9%,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深圳在10月份出现上升,主要是因为9月成交极度萎缩而10月份出现反弹。

  二线城市受政策影响较大,成交环比下滑幅度较大。10月份,包括南京、杭州等在内的15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50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3.8%,同比微幅增长7.8%。10月份二线城市纷纷收紧购房政策,交易出现明显下滑在所难免。

  进一步观察发现,15个二线城市中,有9个出现了环比下跌的态势,其中包括出台严厉调控政策的苏州、福州和南京等城市。而政策环境较为宽松的城市,成交保持升势,如石家庄、南宁、南昌、贵阳、青岛等。

  政策环境最为宽松的三线城市,成交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数据显示,10月份,包括莆田、潍坊等11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375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9.1%,同比增长46.4%。其中,有9个城市成交面积出现环比增长态势,仅2个城市成交面积出现环比下跌态势。包括莆田、潍坊和泉州的成交面积环比增幅较大,分别为81.9%、57.5%和43.9%。唐山和襄阳两个城市的成交量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市场供应出现萎缩

  虽然遭遇强力调控,但不可否认的是,10月楼市成交并未出现“断崖式”的下跌,跌幅小于预期。

  10月份成交下滑,与市场供应的减少有着极大的关联性。据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样本城市供应量环比跌幅高达24%,其中北京、广州、深圳、苏州环比跌幅均超过五成。通过进一步梳理发现,成交下滑幅度越大的城市,供应量调整幅度越大。如4个一线城市平均供应量环比跌幅达到62%,远高于二三线城市平均水平。

  业内专家坦陈,和调控政策力度相比,市场的调整幅度还是不及预期。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分析指出,主要是受以下三方面影响:其一,数据的滞后性,一手房交易很多是在9月份完成,但在10月份才登记备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二,企业有意识加快销售速度,已经拿到预售证的项目不再过度追求“溢价”,大多以加快去化为主要目标,而这部分交易量却体现在10月份;其三,购房者反应还没有那么快,特别是最近舆论报道还集中在对调控政策的描述,对市场变化这块由于缺少数据支撑还不多,对客户消费信心影响并不大。

  表 2016年部分城市供应变化情况(万平方米)

  城市 10月供应量 环比增幅 同比增幅 北京 25 ﹣63% ﹣61% 上海 40 ﹣43% ﹣77% 广州 45 ﹣73% ﹣45% 深圳 38 ﹣55% ﹣36% 南京 115 ﹣6% ﹣31% 杭州 80 64% ﹣7% 南昌 26 ﹣59% ﹣11% 厦门 10 120% ﹣70% 福州 12 ﹣30% ﹣10% 武汉 222 62% 69% 济南 115 ﹣21% 37% 南宁 51 ﹣36% ﹣46% 苏州 5 ﹣96% ﹣93% 成都 177 ﹣28% 19% 郑州 129 ﹣19% 196% 天津 175 17% 95% 佛山 57 ﹣68% ﹣52% 东莞 50 ﹣61% ﹣14% 无锡 39 39% 145% 宁波 13 ﹣75% ﹣59% 青岛 115 ﹣30% ﹣26% 长沙 95 ﹣48% ﹣3% 大连 40 ﹣16% ﹣8% 数据来源:CRIC

  

  市场降温概率极高

  未来市场将会降温,其主要表现为成交萎缩、价格涨幅收窄,但房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楼市不会“真摔”。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10月份市场交易相比9月份有所下降,体现了政策管控的有效性。限购限贷政策下,热点城市购房门槛提高,使得各类炒房需求减少,进而促使市场交易出现下滑。尤其是近期各地加大了执法力度,房企项目销售更加规范,恐慌性交易需求也开始减少,这使得市场交易出现了降温的态势。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政策效应的继续释放,预计热点城市市场成交面积将有继续下降的可能。随着市场交易面积的下滑,房价上涨的幅度也将收窄,进而促使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和趋于平稳。

  丁祖昱进一步分析指出,从目前市场趋势来看,预计11月市场成交量还会继续下滑。在10月成交量的发布、以及部分城市投资客的全方位“退潮”之后,热点城市的需求侧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三四线城市也无法独善其身,历次市场调控已经证明,一二线市场的调整必然会影响到三四线,特别是热点城市周边的三四线所受影响更大。

  房价方面,基于稳定市场的基本调控原则以及项目盈利考虑,一手房价格还会继续保持小幅攀升态势,不过涨幅较之前月份相比会出现收窄现象。二手房方面,10月份挂牌价已经出现松动,随着交易活跃度的下降,预计11月议价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此前卖家虚高挂牌行为将会有所收敛,“跳价”现象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销声匿迹。

  未来政策环境会一直保持收紧态势,因此市场表现在短期内不容乐观。有业内专家预测,至少在年底前,调控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强,从信贷、税费等多个方面,抑制投机性需求,促使市场完成由过热向平稳过渡。

责任编辑:王琛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