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找到你需要的银行理财产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 14:16 《钱经》杂志

  银行理财产品,下一个投资热点?

  持续两年的大牛市终于显出了颓势,由于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及从紧货币政策的双重挤压,2008年的股市一路振荡下行。股民、基民犹如坐上了过山车,在一次次心惊肉跳的大跌中被动接受着“风险教育”。未来的市场走向如何难以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赚钱容易的时候过去了。两年来单边上涨的股市带来的高收益、低风险投资机会正渐行渐远。

  经济还在增长,通胀仍在继续,现在还远没有走到“现金为王”的时候,单纯的储蓄难免使资产缩水,而银行系理财产品或许将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自从第一天上市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一直广受百姓投资者青睐,其稳定性高,收益率高,成为了当今理财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股市振荡,股市光环掩盖下的银行理财产品再度迎来发展良机:

  1、股市风险加大,振荡行情中普通投资者难以把握市场波动获利。随着股市看淡、基金预期收益调低,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低、收益稳定的特性越来越具竞争力。

  2、国内金融业尚处在发展阶段,个人投资者可选择的直接投资渠道狭窄。而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将专家理财与多投资渠道相结合,境外市场、股票、期货、艺术品、房地产、外汇……绝大多数市场银行都能涉足。

  3、银行在渠道和品牌上更具优势。基金的主要销售渠道主要为各大银行,对于自家的理财产品,银行还是会格外重视,从紧的货币政策也逼着银行加大理财产品的推出力度。

  带刺的玫瑰,看上去很美

  尽管拥有众多的优点和不可动摇的市场地位,银行理财产品也绝对不是俯首可摘的玫瑰,一不小心就会被隐藏其下的尖刺弄伤。银行理财产品给人一贯的印象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而从去年底开始,一系列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事件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经典案例:

  网友陈先生在2007年遭遇了一起失败的投资。陈先生的老母亲在06年底购买了10万元某商业银行港股概念的“F2计划”理财产品,产品挂钩建设银行中国人寿、中银香港、招商银行四只港股。2007年股市表现不错,陈先生本以为产品会有一个好的回报,却被银行告知该产品收益为零。大牛市下挂钩股票的银行理财产品怎么会连存款都不如?陈先生将自己的遭遇发在网上,引起多方关注。随后人们又发现尚有多家银行同期推出类似结构性理财产品,同样存在“零收益”现象,于是铺天盖地的质疑随之而来。

  此类“零收益”理财产品几乎都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structuredde-posit),通常是指通过某种约定,在客户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衍生产品结构,将理财收益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参数挂钩。结构性产品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是产品发行后设计结构不发生变化;动态则会有资产管理部分,针对市场情况作相应的资产调整。基本上,目前的结构性产品都是保证本金,浮动收益决定于产品挂钩标的的表现。在具体操作上,银行拿一部分资金购买固定收益产品,比如国债和央行票据,再将这部分资金所产生的利息去购买一个金融衍生品(如期权)。国内商业银行一般是向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投资银行购买期权,比如摩根斯坦利、美林、花旗等。国际投行通过数学模型判断挂钩标的未来走势并设计产品。一般来说,期权回报率越高其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期权回报率越低其实现的可能性则越大。

  以上文“F2计划”为例,其收益率计算公式为:收益率=16%–(最好的股票表现值–最差的股票表现值),如该值为负则按零收益结算。分析该公式,如果要实现最高收益16%,则四只股票必须在到期时涨幅或跌幅完全一致。但是,从统计学的角度,这样的概率是相当小的。如果最好股票与最差股票的表现值相差大于或等于16%,那么,不管单只股票涨几番,收益率仍然为零。由于挂钩股票中表现最好的招商银行和表现最差的中银香港期末收益差额高达98%,因此该产品到期零收益。

  “零收益”事件的焦点由“为何挂钩股票涨,产品零收益”很快转移到了质疑银行产品设计能力和销售管理水平。对于前者,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应该选招行这支股票,招行由于强大的零售能力,报表和概念都会很好看,能高度迎合投资者,因此受到溢价追捧是很正常的。由于到期表现中有过度溢价的招行,组合的相关性大幅度降低。并推测,由于2006年底A股和H股差价受市场关注,该产品很大程度上是迎合市场热点的应景之作,银行在购买该产品时很可能根本没有内部定价组对其仔细复核。

  基金、股票都可能出现亏本,却没有人去找证券公司的麻烦;“零收益”的理财产品好歹保住了本钱,为什么反而引发轩然大波?问题在于,产品销售人员没有向购买者揭示产品定位及内在风险。直到产品到期之前,陈先生一直以为自己的产品跟港股挂钩就是分享股票上涨的收益。结构性理财产品需要购买者对投资方向有一定的判断,并清楚地了解收益方面的风险。举个例子,如果两款产品年收益率同为5%,固定收益的A产品肯定获得5%的收益,结构性的B产品零收益和10%年收益的可能性对等。作为陈先生的母亲,最适合她的肯定是前者,一方面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更低,另一方面后者的不确定性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在现实生活中后者却可能更容易卖出去,因为固定收益产品往往缺乏噱头,而结构性产品则可以涉足各种热门产品作为“糖衣”,并且可以理直气壮的在产品说明书上标上一个很高的收益上限。看上去不错,但获得最高收益的概率绝非普通投资者能够估计出来的。

  勉强保住本金有时未尝不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还有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时未必能保得住本金。我们把统计范围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已经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中至少有十五种确认“零收益”,几乎都是结构性理财产品。而未到期并持续运作超过3个月的结构性产品中,至少有13款收益为零,其中某银行的结构性QDII理财产品浮亏已达60%。

  该产品在说明书中介绍,“不论股票表现如何,投资者于首月均可获得‘30%’的年化收益”。听上去收益不菲,其“30%”的年化收益却是在单月收益2.75%基础上的巧妙修饰。用年化收益夸大实际所得,这是理财产品宣传时候的一个惯用手法。投资者还来不及高兴几天,巨额亏损已然显现:该银行提供的数据表明,2008年2月14日,扣除3%的相关赎回费,并已减去首月已派发的固定收益2.75%后,此产品市值为36.82,如果投资者提前赎回,100美元投资本金目前市值仅为36.82美元,浮亏63.18%。两年后到期要想保本,必须在现值基础上翻三倍。

  尽管频频爆出“零收益”事件,平心而论银行本身也绝非“幕后黑手”。次贷危机引发的市场波动,产品销售人员的误导,投资者对风险收益的盲目乐观以及银行产品研发等问题共同导致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事发后银行也表现出息事宁人的意愿:陈先生一事中银行曾表示希望以3000元代金券补偿其10万元投资的利息损失。而另一位投资者在得知其购买的某理财产品收益率为零时,对银行自称不识字,看不懂产品说明中的条款,银行方面最后也以同期存款利息对其进行了补偿。2007年的“5.30”大跌让新入市的股民体会到股市的风险,“零收益门”在某种意义上也对银行和投资者两方面提出了风险警示。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