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牛牛理财日报:买养老险紧盯三大指标(第128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6日 11:20 新浪财经

    中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面对不断攀升的物价,按照目前物价攀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单纯依靠社会养老保险是无法满足退休后的生活需求的,“养老还得靠自己”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本期理财日报,就是要告诉你:买养老险紧盯三大指标。

  〈理财市场今日资讯〉:

  目前是调整组合良机 建议剔除慢涨快跌型基金

  本报讯 10月中旬以来,不少基民损失惨重。近日股市出现了小幅反弹,不少基民都在考虑:是否要趁机赎回基金?

  对此,德胜基金研究中心表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股市未来一个阶段的策略判断,即亏损是一时的阶段性亏损,还是可能持续放大的趋势性亏损。如果是阶段性亏损,持有并进行结构调整是最好的策略;如果是趋势性的亏损,择机赎回就是最好的策略。

    亚洲股市上扬提振 欧元兑日元上涨

  日经指数早盘跳涨逾1.5%,欧元/日元和其它日元交叉盘总体维持买调,不过进一步上行动量不足。亚洲交易商正试图寻求更多理由买入日元交叉盘,而不仅仅是因为股市上扬,尤其是隔夜公布的疲软欧元区数据与强劲的美国数据形成反差的情况下。

  分析师指出,随着日经指数上扬以及美元/日元突破111.00给予支持,欧元/日元盘中突破了162.15处的阻力,上扬到162.45,目前汇价滑落至162.30附近盘整。

  股指期货推出前夕 期货实名制先行实施保驾护航

  在金融期货推出前夕,期货市场进一步加强了实名制工作。

  业内人士表示,期货实名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黄金期货和股指期货的推行保驾护航,降低推行阻力。

  新的实名制工作要求,既延续了期货公司开户环节的普遍操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项制度要求期货投资者开户时必须本人持身份证亲自办理,期货结算账户户名必须与开户人姓名一致,并且期货公司将按规定留存投资者的影像资料。另外,还增加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的事后审核来加强对实名制落实情况的监控。

  中金所负责人:股指期货存五大误区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3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上说,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但也存在五大误区。

  误区一,把股指期货的作用格外放大,感觉股指期货推出和股价波动、大盘波动紧紧联系在一起。

  他说,其实股指期货就是一个现货市场的补充和完善,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希望大家以平常心态等待这个产品的上市。

  恒生中国销售人民币人寿保险产品

  恒生银行(中国)近日宣布,将进一步拓宽其理财产品种类,在其上海、广州、深圳的分支行销售首个人民币人寿保险产 品: 友邦“聚财宝B 款”投资连结保险。

  友邦“聚财宝B 款”投资连结保险是一个兼具投资和人寿保险两种特点的寿险产品,投资货币为人民币。客户可以根据其不同的风险偏好,选择开设不同的投资账户。客户可在股票、股票类证券投资基金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中选择不同的资产策略和比重来进行配置。投保人士可选择的投资组合分别为:稳健组合、优选平衡组合、和增长组合。

  2亿保险生存金忘取 千万利息被白捡

  客户买的保险若有生存金,“存”在保险公司也有利息。记者昨日从平安人寿四川分公司获悉,该公司从本月26日起,正式推出生存金累计生息服务,客户如果忘记领取保险生存金,每年将按4.5%的复利计算利息。据悉,在平安推出此项业务前,满期生存金不计利息,在保险业是通行的做法。

  〈理财产品最新动态〉:

  风险提醒:买保险须谨慎高收益年金产品

  目前,市场的养老年金保险种类众多,花样翻新。为了吸引注意,一些代理人采用不诚实的做法,夸大回报率。在上面的案例中,代理人采用偷梁换柱的方式,用单利的计算代替了复利的事实,极度地夸大了收益率。

  近日,刘先生向记者表示他对养老年金可获得高收益的疑惑。日前,一家保险公司的代理人极力向他推销该公司的一款年金产品,夸说该产品的回报率高至120%左右。看到刘先生半信半疑,这位代理人就跟他推算:如一被保险人,30岁,年缴7100元,20年缴费,保额10万元,自60岁起,年领5000元至80岁,如果健康地生存到80岁,保险公司将一次性给付20万元,如果不幸身故将获得20万元的赔付。那么,买保险的成本:7100×20=14.2万元,若生存至满期,能获得年金10万元,同时获得满期金20万,投资回报率为:(10+20-14.2)/14.2×100%=111.27%。事实真是如此吗?

   期指仿真交易带给我们什么

  股指期货仿真交易自去年10月30日推出以来,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这期间,期货公司单独或者联合券商、银行纷纷开展仿真交易大赛,个人、券商、基金以及其他机构踊跃参与,仿真交易真正成了广大投资者练兵股指期货的一个平台。一年多来,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到底带给了广大投资者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帮助投资者熟悉股指期货交易规则。股指期货既不同于现有的商品期货,又不同于股指现货市场,对于现有的商品期货投资者以及潜在的股指期货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

  中西部基民更爱追涨杀跌

  本报讯 在本轮宽幅震荡调整行情中,基金净值大幅缩水,基金普遍存在巨额赎回的隐忧。尤其是11月28日上证综指盘中跌破4800点前后几天,不少基金呈现出少有的净赎回。记者从几家基金公司了解到,中西部、东北等地区投资者追涨杀跌的意愿更为强烈。

  11月28日,上证综指象征牛熊交界线的半年线被跌破,市场恐慌性情绪开始蔓延,一度传言基金公司出现一日净赎回300亿元的消息。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场总监告诉记者,11月27日、28日两天他们公司有接近2.5亿的净赎回量。据该基金公司各销售点反馈的信息,这2.5亿元的净赎回量中有1.5亿元是中西部、东北等地区的投资者赎回的,而上海、深圳、北京等沿海地区的投资者赎回量占比不到四成。但从申购情况来看,上周该基金公司旗下一只股票型基金日均有4000万左右的申购量,其中超过七成的申购者来自于沿海地区。

  〈牛牛理财每日支招〉:

  购买养老险紧盯三大指标

    中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面对不断攀升的物价,按照目前物价攀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单纯依靠社会养老保险是无法满足退休后的生活需求的,“养老还得靠自己”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基于此,“养老年金保险”甫一推出即受到工薪阶层人士的青睐。然而,目前各保险公司推出的年金产品林林总总,而且花样翻新,消费者既不敢全信保险公司代理人的巧言推销,但自己挑选又不知该如何选择。本文从购买额度、附带功能、领取方式三大指标入手,为消费者提供购保参照。

  文/符崇道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银发危机”困扰社会养老问题。据统计,我国社会养老覆盖率仅为全部人口的15%左右。因此,相当一部分人员依靠子女养老或是退休后继续工作来维持基本的生活。而对于有保障的人员,由于社保是具有广覆盖、低保障的特点,退休金也十分有限,一旦有什么病痛,更是无钱可医。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对于目前保险公司推出的险种来看,养老年金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商业保险,它并不以被保险人出现意外、疾病等事故为赔偿的条件,而是在客户到达一定年龄时(一般为退休年龄),开始定期向客户发放养老金。与大家所熟悉的意外险、重大疾病保险不同,养老年金保险是基于剩余寿命的不确定性而设计的,目的是用以保障被保险人活得太长而没有持续收入的保险,因此视为个人养老规划的“黄金”商品。然而,面对保险市场上林林总总的养老年金产品,消费者也是挑花了眼。那么,这个“黄金”商品究竟该如何选购?在此,我们为您归纳出三个购买参照指标。

  指标一:购买额度

  按平均工资计算有保障

  方女士,今年30岁,在广州一家民营企业上班,从事财务工作,目前月工资大概是4000元。单位已经帮她买了社保、医保。最近,她通过各种渠道看到有关于个人年金保险方面的报道,感觉这将是未来一个趋势。她想了解如果要购买年金保险,买多少才足够养老?

  方女士目前月工资收入为4000元(税前),假设工资按照4%的速度增长,截止60岁退休时,月工资为10253元。扣除失业保险(1%),医疗保险(2%),养老保险(8%),住房公积金(8%)和个人所得税(1025元)后的收入为7279.9元。预计退休时,她可从社保领取养老金为1988.9元,相对于退休前月工资总额7279.9元,退休后社保养老金替代率为27.32%。由于退休后收入大幅降低,她的生活水平必然受到较大的影响。

  以方女士购买友邦金福年金保险(分红型)为例,每年交10574元(平均每月交952元),共交30年,则保费一共为306646元。这样,方女士到60岁退休时可得到保险公司每月给付2000元,工资替代率约28%。领取直至80岁,共给付48万元。

  也就是说,假如方女士购买了这份年金保险,退休时就可以从社保和保险公司中领取养老金合计3988.9元,相对与退休前月工资收入的7279.9元,替代率达到55.32%。这基本保证了其生活质量不会因为退休而急剧下降,解决了其养老后顾之忧。

  如何衡量购买的年金产品是否足够?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是,投保人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比如,目前广州市月社会平均工资为3020元,假设按照4%的速度增长,30年后广州市社会平均工资为7741元,如果到那时的广州退休人员能领到6192.8元(7741元×80%),那么其老年生活就有了保障。

  《私人理财》点评:随着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多,养金成为了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从理论讲,一个人退休时的工资替代率达到在职时工资的80%,即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准。目前,社保的替代率不及30%,只能保障基本的生活水准。因此,参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来投保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购买额度还要根据投保人的经济能力以及规划的退休目标来规划。另外,除了社保、商业保险,养老计划还可以通过自主储蓄(投资、自购固定资产)、子女来筹集。

  指标二:附带功能

  选择分红型获益高

  单先生日前正在忙着为自己与太太选购年金保险,他分别约见两个保险代理人。一个代理人向他推荐了一种定期定额领取的年金产品。另一个代理人则推荐了带“分红”的年金产品,说是除了每月可定额领取年金外,还另有“累积现金红利”、“特别红利”等收益。单先生听了犹豫不决,不知买哪一种产品好?

  在年金产品的分类中,一种是固定领取的年金,没有“分红”。这类年金最多出现在早期的养老保险产品,客户在投保时就已确定未来每年可领取的年金额度,有的甚至连领取的年限也固定下来。对于一些保守的消费者来看,这类年金比较稳妥,所以较受他们青睐。

  然而,在目前低利率时代,专家指出,选购有分红功能的产品为佳,因为将来市场利率上升后,客户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险公司的补偿。以上面提过的友邦金福年金保险(分红型)为例。方女士在保险利益方面,除了固定在20年内领取48万元外,她可获得两类额外的红利。一是增值红利。这是自投保之日起至她60岁前的红利累积递增,并在她60岁时的首个保险单周年日一次性全额给付。低等红利约5万、中等红利约10万、高等红利约17万。二是现金红利。方女士60岁后的各年度,保险公司将以现金形式分配红利直至80岁合同期满或身故,按各年合计,低等红利约领取3.2万、中等红利约领取6.2万、高等红利约领取9.2万。数目也是相当可观。

  《私人理财》点评:与其他保险产品不同,养老年金保险本质上是一种长期储蓄险种。客户购买年金保险,从购买到领取养老金,时间跨度可能相隔10年、2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不得不考虑通货膨胀的风险。有分红功能的产品在给付期间之前的增值红利累积递增,可以充实保障,抵销部分通货膨胀,为养老生活增多一层保证。

  此外,同样出于抵御通胀的风险,近一年来,市场上开始涌现一些增额型的养老年金产品。这类产品规定,年金领取可以按事先约定的固定比例递增,例如,一产品约定被保险人60岁后每月可领取年金:第一年每月领取基本保费的1%,以后每年递增前一年的5%。这类产品值得消费者加以关注。

  指标三:领取方式

  分期优于趸领

  “没钱烦恼,有钱也烦恼!”张先生近来总是不由自主地感叹说道。张先生今年60岁,由于他10多年前投保的一份养老保险期满了,保险公司一下子返还给他20多万元。手里突然有这大笔钱,张先生夫妇却发起愁来:这可是今后几十年的养老钱啊,这些钱放在银行就贬值,拿去炒股风险太大,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通常,年金保险的领取有定额、定时或一次性趸领三种方式。一次性趸领是指在约定领取时间,把所有的养老金一次性全部提走。趸领的方式最多出现在早期的养老险产品的设计——投保人年满60岁,保险公司“连本带利”地将钱一次性返还给客户。张先生的保单显然是属于这种方式的。

  趸领对于退休的人士而言,其实是进退两难的选择:就是拥有了一大笔退休金,不知如何来管理这笔资金,以应付退休后的生活支出以及财务需求。毕竟,像张先生这种年纪大的客户承受风险的能力更低,自己理财能力有限。显然,趸领式的年金产品没有兼顾到这个需求。其实,购买养老年金保险的目的是为老年失去工作能力时积聚生活费用,它的出现改变了退休者没有月固定收入的状况。因此,选择以月、季、半年或年作为单位来领取年金是好的选择。

  《私人理财》点评:实际上,现在的很多年金产品都设有不同的领取方式,供不同需求的客户选择。而且,客户在投保时选定的领取起始年龄和领取方式可在领取日的一年前,根据实际缴费情况,向保险公司申请变更,改变最终的领取方式。

  除了选好年金领取的方式外,还应注意年金的保证领取的年限。因为养老年金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生存为给付条件的一种保险,为避免被保险人寿命过短损失养老金的情况,不少养老险都承诺20年或者30年的保证领取期。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未满前身故,其受益人可以继续领取剩下年份的年金给付,并在期满时领回期满保险金。因此,保证领取期越长,保单就越有吸引力。

  过往理财资讯一网打尽:《新浪理财报告》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