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银行理财存在缺陷 想说爱你不容易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 15:40 《私人理财》杂志
文/本刊记者 罗瑜 银行理财存在缺陷 有不少客户反应,有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明知产品的缺点与风险,但为了能将产品卖出去而根本不向客户说明。在买了产品后才从其他渠道获取相关信息,被严重剥夺了客户知情权。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体,似乎难以摆脱这个嫌疑,在客户是“上帝”的商业规则下,银行无形中剥夺了“上帝”知情权。 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受制于国内金融机构不能跨业经营,理财服务往往过于偏向某方面。银行推出的理财方案大多站在本机构利益的角度向客户推销理财产品。理财若非第三方指导,很可能陷入金融机构为其产品服务的误区中。 由于国内银行的特有性质,投资者把银行作为一个最可信的机构。他们愿意依赖银行,因为银行是值得他们依赖的。有人毫不客气的将银行和客户的关系比喻为,就像一个认识了几十年的朋友,虽然知道他老是欺负你,骗你,但是你还是愿意相信他。利率再低,国人也心甘情愿把银行当成“保险箱”。但银行利用投资者的信任误导投资者,却是怎样也不能让人原谅的。 另一方面,众多银行在品牌定位上高度雷同,竞争手段也比较单一,产品的特点也近乎相同。 尽管银行解释,他们在打造金融品牌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跳出产品同质化的桎梏,从而开辟一种差异化的产品营销方式。而当前的事实却是,近年国内各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理财产品,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期望在现有的市场中独树一帜。但我们发现,各银行在经过所谓的市场细分之后,都不约而同地将目标客户锁定在高端客户身上。不仅在产品内容上没有实质的区别,甚至连形式也只是简单的复制。在这种高重复、高密度的相互对抗之下,一些银行的竞争手段开始走型,不合规的现象时有发生。 此外,银行在宣传自己的理财产品都打着稳健无风险的口号。但就其稳健性来说,不少人认为,银行的理财只是通过理财产品变相的储蓄,而这种稳健的理财始终根本跑不赢通货膨涨。这样一来,银行的理财产品其实只是比储蓄利率略高而已,并没有其他的特点。更有业内人士称,银行的理财产品不过是储蓄的变种,并非实际意义上的理财产品。 而无风险一说更加令人置疑,任何一种金融产品或服务,都不可能不存在一点风险。例如银行推出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并不确定,70%左右的人拿不到预期的最高收益。像目前受人民币升值、黄金价格大起大落等因素影响,部分客户此前购买的与人民币汇率、国际金价等指数挂钩的理财产品都赔了钱。以某银行前段销售的黄金理财产品为例,银行规定“一年内金价每天均处于起始价格上下各70美元的限定范围内,投资者才可获取8%的投资收益,否则只能获得相对低的收益”,也就是说,只有在国际金价每天上涨或下跌均不能超出每克2美元左右,客户才有可能获得8%的回报。结构性理财产品中,银行的角色是中介,但这个很会赚钱的中间商在赚取了可观的手续费后,把风险全部留给了客户。 市场情况每时每刻发生变化,银行设定提前终止的权利。如果太长时间突破预期设定,银行通过提前终止权停止产品,客户最多拿到保底收益率。然而随着外汇理财市场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反映某些银行理财项目存在隐瞒投资风险,诱导投资者投资的行为。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