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会以何种力度实施(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07:53 《理财周刊》 | |||||||||||
“目前实行现房销售的时机还不成熟。”国内知名投行中金公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 中金公司的报告认为,实行商品房现房销售将带来房价高涨。其理由是,我国商品房目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时期,二季度商品住宅需求大于供给12%,这个时候取消商品房预售,则会加剧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原因是现房大多已经销售完毕,而存量房一方面存在着品质
中金公司报告认为,取消预售制度将加大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目前房地产企业已经在过严冬,由于预售资金的减少,企业自有资金比例已经从2004年的30%上升到2005年上半年的35%,如果实行商品房现房销售则短期内将对这些公司雪上加霜,这些企业破产将带来银行大量坏账的产生和烂尾楼的出现,对购房者也将带来极大的损失。 同时,加速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将带来垄断和联盟的产生,不利于房价的调整和回归理性。 中金报告说,应该看到,商品房期房销售弊端较多,但目前能够缓解需求过旺的问题。从过去我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来看,期房销售的政策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我国房地产行业起步阶段资金量小,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很窄的限制下,商品房预售降低了市场进入门槛,相应地也缓解了目前市场需求较旺的压力。中金报告建议,应该逐步提高商品房预售标准,逐步实行商品房现房销售,目前不宜一步到位。 下降预期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在评价央行的报告时表示,央行从供给和住宅消费需求角度预测未来两年房价涨幅将继续减缓,这再次表明宏观调控的目标不是说房价不继续涨就可以了,而是至少房价涨幅必须缩小。 近期传闻银行开始放松房地产贷款,但央行报告表明,房地产贷款还是将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房改房、居住购房需求受保护,投资性和投机性购房需求受压制;第一套房受保护,第二套房受压制;中小户型、中低价房受保护。这也将体现在不动产税的开征上。 开发商的资金杠杆进一步受到严格打压。例如:新征地补偿标准;防止开发商利用关联企业贷款增加资本金;满1 年不开发收取土地闲置费等。 国泰君安认为,央行报告及其政策建议和深圳恢复征收土地增值税等都显示出,政策走势决定房价走势,并且预期房价将继续向下调整。正是出于对非建设部的部委调控政策的担心,在人民币升值后行业研究员没有上调行业投资评级。年内行业基本面还将经受政策调控压力,行业政策风险并没有完全过去。 5%涨幅合适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陈昱新告诉记者,央行报告出台后,他们并没有调整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评级。“因为前一天刚做过调整,将房地产板块的投资评级自‘增持’下调至‘观望’”。由于市场纷传的深圳恢复征收土地增值税可能性很大,契税由1.5%恢复为3%的也较有可能,因此他认为,房地产调控并没有放松,而包括加强税收征管在内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却可以层出不穷,不达到抑制房价的目的,房地产调控就不会结束。换句话说,房地产利润率的上限将被管制在一个政府认可的水平,不得突破。这一背景下,未来一两年房地产企业生存的政策环境不容乐观。 陈昱新在研究报告中指出,3 月中下旬以来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从这个角度看,房地产价格涨幅开始回落标志着宏观调控的目的初步达到。 “目前市场最为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房地产地产价格涨幅的适度水平是多少,国家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什么时候会开始放松。”陈昱新认为,从定量的角度,很难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但是从近几年的经验来看,倾向于认为房地产价格的合适涨幅是不超过5%,即2003 年以前的水平,判断的依据:一是这几年房地产市场产销两旺,保持着比较健康的发展状态;二是在2004 年房地产价格涨幅超过5%之前,尽管对于房地产是否过热存在着较多的争论,但国家并没有出台有力度的针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表明5%是国家能够容忍的房地产价格上涨水平的上限。2005 年上半年房地产平均价格涨幅尽管有所回落,但仍高达10.1%,依然高于合理的上涨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期望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会有明显的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