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投资 > 正文
 

理财周刊:资金链危机击中房地产业投资客软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20:16 《理财周刊》

  本刊记者 王玥

  曾经是“五陵年少争缠头”,如今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上海二手房市场上近期经历的变化让人联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那位落寞的歌女。如果用专业一点的术语来表达,则是二手房交易量严重萎缩。

  “我在浦东花木地区的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5月份挂牌以来居然连一个来问的人都没有。本来面积小的房型可是很抢手的呀。”房产投资客徐先生近日向记者抱怨说。来自权威机构统计则显示,整个4月,上海二手房成交约为1.4万套,比3月最高成交量近2万套缩水了近三成,而5月份1.1万套的成交量又比4月减少了二成左右,包括上房置换、21世纪不动产、中原、博邦等在内的沪上大型品牌中介商业务量普遍锐减二成以上,另一部分中介商业务量损失了超过五成甚至更多。6月份以来,成交量倒不见有回暖迹象。

  成交量的剧减一方面逼着以“交易”为生的中介门店不断关门,媒体上“平均每天有30家中介门店关门”之类的消息不断跃入眼帘,另一方面,它也让以“转手交易”为财源活水的房产投资客感到窒息,因为一场资金链的危机正在向他们步步紧逼。

  房产投资流动性差

  最近,记者不断听到有投资客因为资金链紧张而急于降价抛房的消息,也有人因为不愿意降价抛房而不得不承受着每月上万元的还款压力,还有房产中介的店长因为中介关门而一时成为“失业人员”,一方面没有了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却仍得面对每月数千元的银行还款,资金吃紧的感受想必是一种煎熬。

  据报道,上海法院今年1~5月共受理了1000件银行起诉个人房贷纠纷的案件,其中有不少是因为没有按时还款,银行方面多次催缴无效而诉诸法庭。虹口区法院立案庭庭长黄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近期遇到一些案例也是房产投资客因为房子抛不掉而造成资金吃紧,每月一、两万元的还款压力大大超出个人的收入,所以只能拖欠银行贷款,银行方面只得一边尽力催缴一边准备起诉。他认为,这和当前楼市调控后交易清淡、成交困难有一定的关系。

  其实,只要仔细想一想,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必然的。因为同股票、债券等相比,房产投资的流动性较差,这在牛市买盘汹涌时可能会被掩盖,因为随时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买家,但到了楼市下跌而买房者大多不愿出手时,“变现难”这一弱点就暴露无疑了。

  玩过房子的人都知道,炒房讲究的是“以小博大,快速出手”。以小博大指的是以资金较少的首付款撬动资金较多的总房价,首付越少,资金的杠杆作用越大。而快速出手则指的是在较短时间内买进卖出,赚取差价。然而如果在这个流程中出现了一点点的偏差,比如资金博得很大,却又出不了手,就难免会陷入资金链的危机中。

 [1] [2] [3]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房产投资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