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财富列车之房产篇:房产适时适度最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2日 20:18  《理财周刊》

  文前提要:购房是一项重大家庭支出,需要把握好购房时机,还要对资金安排做出合理的安排,同时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状况等,这样才能避免自己的家庭财务状况因此而受到影响。

  文/本刊记者 甄爱军

  购房是家庭最重大的一项支出,可能要举全家之力,耗费多年积蓄才能完成,因此务必要慎重对待。因此对于购房时机的把握、购房资金的安排以及与自己职业发展等方面,都不能马虎,否则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并影响到家庭财务状况。下面我们结合具体案例,来解析当前常见的问题。

  购房自住不必等

  典型症状:错过购房时机

  【案例】买还是不买,金峰在很长时间内一直犹豫不决。而正是他的犹豫,让他丧失了购房良机。

  2004年低,金峰开始关注房产,他也想跟很多“新上海人”一样,在上海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窝,于是从那时起开始关注房产。通过自己省吃俭用,金峰当时已经积攒了将近20万元的存款。他说:“我当时的想法是先买一套小面积的二手房过渡一下,等有钱之后再买大的。”

  当时金峰通过房产中介看了好几套房,均因为价格未谈妥而没能达成交易。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已现疯狂上涨态势的房地产市场因为调控而突然停滞下来,房价不再上涨,反而出现些许回落,购房者也陷入观望态势。在这个时期,金峰仍然在找房,但他的心态却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房价上涨的时期,购房者容易受到追涨不追跌的心理影响,而大胆跟进,可当市场陷入观望态势,甚至处于盘整行情时,观望则会成为市场主流。在整个2005年,金峰就在犹豫中一直观望着。

  到了2006年,金峰依然想买房,但他却无法判断房价到底是上涨还是会下跌。于是在犹豫中又错过了两次绝佳机会,一次是在年初,一位温州炒房客为了回笼资金,愿意成本价出售一套位于闵行区外环线附近的两房,总价不超过70万元。还有一套是古美板块内的工房,要价43万元,几经讨价还价,最终愿意40万元出手,但他还是在犹豫中放弃了。虽然在此后一段时间内,他还有机会淘到价格相当实惠的房子,但每当碰到合适的房源,他却在犹豫面前败下阵来。

  转眼间来到2007年4月份,房价开始飙升,上海楼市似乎重新2004年末景象,房价一涨再涨,而且上涨幅度之大令人咂舌。当他在当年9月份最终决定买房时,他却发现房价已经比原来又上涨了50%左右,如原来那套只需70万元可以买下的两房,此时已经超过110万元,而那套40万元的工房,也涨到了60万元。他自己算了一下账,两年里他仅仅攒下了五六万元,但房价却涨了几十万元。也就是说,这两年来财富的积累,无法抵消增加的成本,相反已加重。

  诊断书:犹豫中失去机会

  对于房价走势的怀疑,一直贯穿在整个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但由于很多人忽略了这样一个现实,即刚刚起步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而正是市场需求的存在,使得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上涨行情。而忽略了这种现象的购房者,则因为犹豫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购房时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