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如何以房养老(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0日 14:30 《理财周刊》

  未富先老 警示养老难题

  “以房养老”为何在近年来突然受到了空前的关注?答案不言自喻。

  去年2月23日首次公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2004年底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2亿,占总人口近25%。而按照国际通行的60岁以上为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或66岁以上老人占7%以上,即开始进入老龄时代的标准,中国目前已进入老龄社会,并且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

  另外一个数据预测称,到2025年,大约有一半的中国人的年龄将在40岁以上。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就是,20年后缴纳养老金的人数和退休金受益人数的比例将大大低于1:1。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过去几十年,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缴纳养老金人数和退休人数的比例大约是4:1,随着

二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人口的老龄化,预计到2030年美国的这个比例将下降到1.4:1;有些欧洲国家,比如意大利到2030年左右,这个比例可能会下降到大约1:1。相比之下,中国这个严峻形势将会来得更早,到2025年,我们可能还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却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点不同: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中国则是“未富先老”。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教授说,中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因此,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老龄化的匆匆到来,未富先老的先天不足带来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一、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体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二、老年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三、传统养老方式已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的要求。“未富先老”意味着靠过去那种传统的养老制度今后也许根本养不起那么多老人。

  社保养老 难于满足高质量要求

  在过去10年间,我们国家一直努力地进行着社会养老制度的改革——从现收现付制度改为双轨制。双轨制是在一个缩小的现收现付制上另加上一个个人养老金账户。也就是说,退休金一部分是那时候工作人口缴纳的养老金,另一部分是自己养老金账户中的积累。而自己养老金账户中的积累则取决于你历年上缴的养老金数额,以及社保基金的投资绩效。

  然而,10多年过去了,社保基金却仍是负重累累。因为缴费不得不用来支付当期的退休金,个人账户基本上是空账运行。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

养老保险金的缺口越来越大,为填补养老金的短缺,中央财政用于养老保险的拨款与5年前相比整整翻了10倍多。 “目前中国的社保体系存在巨大缺口,不少人对养老有危机感。”上海老龄科研中心孙鹏镖说。

  而事实上,养老危机在全世界范围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法国是个福利大国,但近年来,法国进入了战后就业人员退休的高峰期,且由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老年人口出现爆炸性增长。法国退休金入不敷出的矛盾日益突出,2002年,法国政府为退休制度支付了150亿欧元;日本养老保险制度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终于破绽百出,难以为继;近年来,数百亿英镑的养老金赤字一直令英国政府十分苦恼。目前,英国养老金的亏空已经达到300亿至600亿英镑。英国政府曾多次指出,人口老龄化加剧了养老金体系陷入困境。为减轻社会福利体系的负担,英国养老金委员会提议将领取全额政府养老金的起始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并建议政府今后应随着国民寿命的延长而不断提高这一年龄的规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