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年轻的单身女孩。工作将近五年来,她的积蓄已经超过了20万元。短期内,她希望现有资产能获得增值;中期里,她希望能购置一套靠近市中心的住房。她今后该如何计划才能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
文/本刊记者 陈婷
见到瞿舟的时候,是在港汇广场的一家咖啡馆。春日的阳光懒洋洋地落在她的齐肩长发上,始终腼腆的微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她比较内向的性格中,仿佛就能看出她的理财生活肯定也和她本人一样恬静如水。
但是,眼看着慢慢进入了当婚阶段,她那长期处于“睡眠状态”的个人资产似乎向她发出了呼唤:“让我醒来吧,我要变得更有价值!”
生活自律结余比例高
瞿舟透露说她,她是卢湾区政府的一名普通公务员,虽然她的月收入一直在4500元上下,但目前的存款已经超过了20万元,包括21万元的活期存款和1万元的定期存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今年才27岁的她是如何积攒下这笔钱的呢?
原来,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将近5年来,她每月只花费1000元左右,每月结余达到了3500元。加上每年5000元的年终奖至少有4000元是存下来的,因此她每年等于能够积累45000元左右的资金。
当然,想要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能够有这么高比例的结余,还是需要一些先天条件的。瞿舟是土生土张的上海人,工作后仍然在父母家居住,因此目前还不需要负担房租或房贷,这一笔支出比一般“新上海人”轻松了很多。生活开销方面,宝贝女儿住在家里,吃喝住宿父母还是很乐意提供的。父母是自愿为女儿服务,但瞿舟不想做“啃老族”。所以她每个月象征性地给母亲300元的“搭伙费”。虽然她的父母年纪还比较轻,分别只有54岁和51岁,工资收入也不低,但还是接受了女儿这个美好又体贴的建议。从她工作至今,没有一个月拉下过。
其它支出上,上下班的交通、通讯等费用并不多;还没有谈恋爱的她在娱乐和休闲消费上的花费也不多。身体健康的她在医疗费用上几乎没有什么支出。总体算来,这些生活费用每个月700元已经足够。所以,每月她的总支出控制在了1000元以内。
短期希望资产增值
一向以乖乖女形象出现的她,生活上真的可以算非常自律,额外支出非常少,每个月总是能按时保量将收入的四分之三以上留在工资卡中。但是理财方面,她倒是有些缺陷,因为除了曾经拿出1万元做了定期存单,她大部分积蓄都没有做过任何有价值的投资理财。因此希望专家能对此给予指导,使得她的资金在短期内就能够获得增值。
中期希望独立购房
虽然有父母的照料是一件非常温馨的事情,但羽翼丰满之后,幼鸟总要脱离大鸟的保户,独自飞翔。慢慢年长的瞿舟也有这样的需求。
她希望大约三年后可以有能力独立购置一套房产,然后独立生活。因为公务员的工作还是比较稳定,自己也没有跳槽的考虑,因此打算购买卢浦大桥附近的二手房。一方面便于将来结婚成家,即便恋爱结婚时不需要自己提供住房,也可以在将来用作投资,获取收益。最重要的还是能在成家之前,体验独立生活的酸甜苦辣。
保障费用全由父母支出
个人保障方面,瞿舟的父母也早早为她做了考虑,少年读书时给她买过儿童险。工作以后,又陆陆续续为她购买了寿险、意外险和医疗险。由于都是母亲在打理自己的保险,所以瞿舟并不清楚自己名下各类保险的具体情况。
每月收支状况
每月收入 |
每月支出 |
本人收入 |
4500 |
房屋或房租 |
0 |
配偶收入 |
0 |
基本生活开销 |
1000 |
其他家人收入 |
0 |
医疗费 |
基本无 |
|
|
其他贷款 |
0 |
合计 |
4500 |
合计 |
1000 |
每月结余(收入-支出) |
3500 |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