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方案 > 正文
 

西部男生在武汉和北京的理财经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06:56 新浪财经

    欢迎参加由新浪理财中国工商银行组织的“我们家的五年规划”有奖征文活动

    >>>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满怀期望憧憬未来的季节。

  在过去的五年里,“十五”计划已经胜利地接近尾声,几乎我们每个家庭的财富都上了一个台阶;

  在未来的五年里,随着“

十一五”时期的到来,我们又在对自己的财富与生活有着更美好的规划!

  过去的五年您在生活和理财方面有哪些收获?是买下了人生第一套房子?还是存折上又上升了一位数字?或者是终于为老爸老妈买到了医疗

养老保险

    有钱的感觉真好吧?!这些钱是您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还是和朋友合伙开店赚的?或者是听了银行的建议买了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未来的五年您又在生活和理财方面有哪些打算呢?您是准备买辆车?还是赚钱送孩子读更好的学校?或者是准备提前退休,尽早地攒下一笔养老金?

  为了实现这些“宏伟”目标,您准备采用哪些方式赚钱筹钱呢?是立足本职工作力求职位薪水双上台阶?还是利用一技之长业余兼职或者下海创业?要不就是慧眼独具选取适合自己的金融理财产品?

    朋友们,在这和煦的秋日中,在这送爽的金风里,和您的爱人、孩子还有年迈的父母一起坐下来,好好总结一下您家过去五年在理财方面的得与失吧!或者精细勾划自己家下一个五年的理财蓝图。

    千万记得:除了理财目标外,一定要写出比较详细的操作方案哟。

    “工行财富人生问答”等精彩活动和MP3、PDA等诱人奖项等您拿>>>

    点击查看比赛第一周的八篇获奖作品>>>

  作者:windroom

  这几天一直在关注着工行“财富人生,工行相伴”的征文,每天从论坛上看到那么多热情洋溢,对生活和财富充满激情和美好希望的文章,使得自己的心情也慢慢的激动活跃了起来。让我觉得我也要必要,写下一些我过去的生活理财经历,和大家分享。同时也跟大伙谈谈自己对理财的一些认识,算是切磋经验吧。当然更多的是希望能有热爱生活和理财的朋友能给我指点,以使我们共同进步,共赢财富,共享美好明天。

  我今年25岁, 2001从武汉的一所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可能因为自己的专业就是经济,自己的财富和金钱这些东西还是非常敏感的。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跟着老师一起投资股票,当然那时的资金非常有限,记得初始资金就是一个月的生活费300元钱,在老师的倡导下和同寝室的几个同学合伙凑了2000元钱,以每次一手的交易量进行着投资理财的处女航。幸亏当时刚好赶上了5.19行情带来的市场“普遍”繁荣的机会。等我们毕业的时候我们当初的2000的元钱,变成了6000元钱。我和我们寝室的哥们成功的分享了第一次投资理财的喜悦,也庆幸我们大学生涯的结束让我们顺利的逃了股市场的顶。

  开始工作后,显然没有时间过多的关心股票,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初入社会的没有任何除了解决温饱和基本的保障之后可以剩余的钱。由于我是外地生源进京,有一年的服务期,所以上班第一年的工资是很低的。每月的工资1200元左右,刚好可以解决我在北京的基本生活。好在我们单位有单身宿舍和职工食堂。再加上我一贯秉承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就这样每月还能剩下约500元钱。对于这每月剩下的500元钱,我没有把它存成定期,而是开了一个一年期的零存整取的帐户。现在有很多人主张,应该采取不同期限的等额连续定期存款的方式来存钱,就是说每月都存入一定数目的钱,比如说1000元,都存成定期。这样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息,同时可以避免在紧急用钱时,只提取最近存进的钱,可以避免更多的利息损失。我个人认为,这种办法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存钱方法。但当每月的剩余资金太少时,我更倾向于采用先零存整取,然后等积累到一定数额比如说5000元,或者10000元的时候,再进行另外的具有更高投资收益的理财。(这主要是因为,在以前购买收益相对较高的其他理财产品,比如基金或者其他人民币理财产品对资金都是有最低限制的比如说5000元或者10000元。不过现在,购买基金已经没有资金最低限制了,一般都是1000元,有的基金品种甚至只有100元。而各大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还是有资金起点限制的,比如现在常见的大多是10000元或者更高)。我当时就是那么做的。2002年7月份,在我工作满一年后,我将自己工作第一年利用零存整取方式积攒下来的的8000元钱购买了开放式基金,是南方稳健成长。在当时的我看来,将自己的钱交给专业的基金公司来搭理,毕竟要比我们自己强。而且我对中国的经济前景总是充满信心,我觉得我们每个公民都有理由享受国家的经济增长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好处。(是不是大家觉得有点幼稚,但我真的这么想的,我确确实实的感到,经济的增长,让我们的生活变的越来越好。尽管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来自于西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开到自己工作第一年的劳动成果积累时,还是很高兴的笑了。尽管数量不多,但是这是我人生的第一笔“大”的财富。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