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养老:让我们为父母建属于自己的养老公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 07:44 新浪财经 | |||||||||
当我们在这里谈论理财,学习制定养老规划的时候,可曾想过要为年迈的父母制定个养老计划呢? 今年的10月11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也是“敬老节”。让我们用在这里学到的理财知识为父母献上一份有知识含量的节日礼物吧! 现面向全社会征集为自己父母养老的理财方案,即下一代如何进行资金安排,以使父母颐养天年等。 来稿字数不限,体例不拘。 参赛稿件既可以是操作过的实际经验,也可以是尚未操作的设想等。 来稿千万不必局限于很严谨的数学计算,朴素原始未加计算的想法就很好!点击查看征文详情>>> 来源:新浪“百姓钱程”网友论坛 网友:rankmex 原标题:我为父母设计养老计划“自助养老”——让我们为父母建属于自己的“养老公寓”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中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到1万美元左右,而中国目前尚不足1000美元。 一份关于中国老龄问题的报告写道:“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3.97亿人,超过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目前人口的总和。中国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是否能够成为繁荣和稳定的发达国家。” 由于历史的原因,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在发达国家需要近百年才能走到的老龄化社会,在中国仅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人减少,而享受社会财富的人增多,社会负担相应加重,而相关社会保障政策又没有及时跟进。应该根据中国国情,尽快为老人们构筑一个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解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更可以解除“创造社会财富的人群”的后顾之忧。 按照我的理解,在加快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模式中已明确区分了“事业养老——养老院”和“产业养老——自助养老”。“事业养老”针对的是一些由国家供养、补助的特殊老人,而“产业养老”针对的是大多数公众化老人。坚持事业养老和产业养老“两个轮子一起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和服务队伍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 一、中国的传统观念将阻碍儿女送父母送到养老院养老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思想,近些年虽不常提了,但老年人靠子女照顾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状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的思想也会在社会大变革的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体现在老年人身上,就是在何处养老,怎样养老问题上的新观念。 过去,只有孤寡老人和五保户才进养老院,凡有子女、有亲属的老年人,享受不到这个社会福利待遇,老人都要在家中度过晚年。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头脑里就产生了一种思想:老人去敬老院是不幸福的,不是子女不孝就是家庭失和。若是家中的老人主动提出去敬老院,大多数子女都会持反对意见,因为此事要是传出去,岂不是落了个不孝的罪名? 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由于养老院的历史原因,同现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恰当的结合,使原有的社会福利性质改变为“政府福利投资建设,养老院按市场收费经营”的新型模式,导致我国养老服务产业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的同时,养老问题与困难也相当突出。 1.各种养老机构收费偏高 养老院的平均收费在每人每月500元左右,高级一些的老年公寓等则需要近千元。倘若两位老人没有子女,每月仅靠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过日子,怎么可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呢?但同时养老院也感到苦衷,他们的资金来源单一并且严重不足。老年福利设施的资金多为依靠民政局等上级部门拨款,偶尔获得企业等社会各界的赞助,资金运转依然困难,降低收费无疑是在自寻短见。 2.收入有保障,服务没保障 目前,养老方式还是由家庭养老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即由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特别是老年人的服务保障对家庭的依赖程度更大。根据《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的调查,全国有98.1%的老年人依靠家庭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服务,只有1.9%的老年人由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组织照料养老。除辽宁国的大连市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取得一些经验以外,其它城市社区服务在“居家养老”方面还很不完善,老人所需的服务便很难保障。 由于“居家养老”在我国刚刚开始,相关法律还很不完善,例如,在北京的一位老人,办了“居家养老”不久,不知什么原因丢失,子女对承办“居家养老”的社区不依不饶,并且告到法院要求社区给予“赔偿”,导致社区对“居家养老”是心有余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