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亲历 > 正文
 

红包收入差别30倍 死心眼海归医生亲历金钱考验(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 07:35 新浪财经

  我自己知道,我在药上,做的是问心无愧,但是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过。至少在来上海之前,拿他们的钱来上海开了两次会。医药代表为了医生多开药,一般都要在所在城市开个药物推广会,请各大医院的科主任或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医生参加。参加后一般是吃顿饭或者给你一点交通费。我当主治医师的时候参加过几次,那时候多数给50元,后来就不大去了,有了请贴就交给下面的小医生或研究生,他们实在是生活的很苦(现在上海的研究生好像每月只有200多元的生活费)。听说现在的药介会以100元居多,偶尔有给200元的。

  但是我还是收过病人的红包,虽然不是很多,也失去说别人的资格。只想对大家说,你的亲友就诊时送不送红包,对医师处理好不好一点关系都没有,唯一区别是服务态度会有所不同。手术其实都是一样的做。我收时坚持四项原则:穷人、绝症患者、很要好的同事和领导介绍来的病人不收。但恰恰是后三种人构成了送红包的主体。农村来的人、打工的人送的一般不多,基本上就100元左右,还有送几十元的。我也来自农村,于心不忍。至于后面的几类,收了之后麻烦事很多,你就象他家的奴隶。我不愿意这样,不收的话,半夜里他打电话过来,我牛气十足:明天再说!如果收了就不同了,就是你正在跟老婆做爱,也得停下来,他跟你说个没完。从送红包的大小也可以看出各行业的污染程度:我在广东时,有个法官送了两千,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我帮他母亲出院,不要做手术了(也是可做可不做的那种)!另外,有一个中级法院副院长结婚多年,他老婆看了好多医生都还是生不出孩子,我帮他们介绍了一个很优秀的妇科医生,生了孩子后,他送了我一台洗衣机,一直用到现在,蛮好的。这是我从医以来收受的最大红包,而且没有任何风险!真的是使我感到非常意外。我的专业属于大众化的那种,2000元以上的红包在广东那么黑的地方也是很罕见的,手术的病人反而没有给过这么大的。

  据我所知,对医生,大家有很多误解。我在内地的时候,大家把广东的红包描绘成遍地黄金,但是等我去了之后,才发现红包是有,但是不是送给我的,而主要是送给当地会讲粤语的医师的。在来上海之前,朋友也把上海描绘成红包的乐土,但是到了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所以局外人的感觉与局内人的感觉相差很大。我在上海的这家医院,也是三甲,但是送红包的人很少。请吃的也有,但是我吃不惯本地菜,基本上都拒绝。

  广东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院长对人说他们的收入人均8000元,我估计不是收入,而是人均劳动力成本。我所在的医院院长就多次说过,我们医院的平均收入是7万,比瑞金还高,大家听了笑笑,谁也没当真。我去年还是老副高,爱人是主治医师,我们的人均绝对应该在平均以上,但我们算了一次(连值班补贴都算进去了),两人加起来才刚好10万。其他人的感觉也是没这么多。后来我们遇到一个搞财务的,问了之后才知道院长所说的“人均收入”,应该是“人均劳动力成本”,除工资奖金外,还包括四金(去年大约占工资总支出的12%,而且每年都在上涨)、医疗事故保险,“引进”我这样的所谓人才、退休老同志的补贴等等,还有工会等发的降温费啊等等什么的,这些都是看不见、到不了你的卡上的。有接近25%的成本是看不到的,历史久的医院更高。院长们为了吸引所谓的人才,对收入一般都吹的

天花乱坠。尤其是到了海外,或者与回国的海龟类谈判、聊天,都喜欢夸大自己的政绩。我找过好几个单位,遇到的院长基本上都是这类人物。你如果想到某医院去求职,假如你听院长、副院长的话,不吃亏是不可能的。只有打听那个科室与你的级别一样的人,得出的结果才是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这是我在国内求职后得出的唯一体会和经验。例如,某手术科室在5月没有领什么物资(如敷料什么之类的),成本很低,而5月份又是手术高峰,这个月的奖金就会很高,甚至超过1万,到了院长的口里,很喜欢吹牛,说这医院某某科的奖金已经有一万了。其实,其他11个月的平均可能连2000都不够。本人自己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我所知道的县级医院的情况

  前两次所谈的医生收入,讲的比较宽范。大家已经有了个大概的估计。现在谈谈我所知道的县级医院几个医生的收入。我平时与县级医院的医生接触不多,因为进修的医生多数来自地市级医院。不过,今年4月底,家父以80高龄、肺功能中度损害接受前列腺手术,住进当地县级医院。本来早就要做手术的,但是老头怕死在上海,说什么也不愿意在上海做。当地的医生又不敢收,我就请了在当地县级医院工作的校友张罗,收进去后请我同学去做电切,效果很好。在请他吃饭的时候,顺便请了在那里工作的几位校友做陪,聊了一下。

  我家乡位于中部,是所谓的鱼米之乡。这在几十年前代表富庶,而现在却正好代表贫穷与落后。不过,我看市政建设等设施都还不错。基本上代表了中部中等地区的水平。我有个同学是内科医生,在医院做副院长,不过我回去的时候他正好出差在外,没有见着。低我一年的一个在做骨科主任,低我两年的一个在做病理,高中的一个同班同学上的是医学专科,现在是检验科主任。他们三人的职称现在都是副主任医师。工资收入大家都差不多,1100多元吧。

  在这三人中,混的最好的当然是骨科主任。他住的老丈人的公房(法院系统的),老婆是药剂科的,没有文凭。据他说两人收入在当地算是不错,患者95%以上是农民,所以大家送钱的很少,几乎没有。即使有,也就给个100元左右,算是很大的了。偶尔遇到车祸,车主希望早点给治疗好,会给的多点,有三五百元的。不过,农民都很朴实,送腊肉、请去钓鱼、大米、香油等等土特产品都有送,还有送鸡的。 “东西是吃不完的,你想要就到我宿舍去拿,还有几壶油”。他调侃了我一句。县城也有人开始买小车了,他说他还买不起。据他后来私下告诉我,平均下来,一年的收入在2万多元,三万不到,在当地不错。但他爱人就那么一点工资,几乎没有什么奖金,科里的头儿也许有点回扣,但是轮不到他爱人那级别。

  做检验科主任的那同学,由于没有考上大学,与我总有点隔阂,所以一直说不上知心话。从来没有家属人请他吃饭。所有试剂销往农村时,价格本身都很低,所以回扣也拿不到。不过,他爱人在银行,生活还过得不错。

  那个做病理的仁兄最惨。他爱人是护士,两人在医院都属于低阶层,红包、回扣、请吃绝对是奢望。好在每天的病理工作量不大,下面有两技术员。他每季度(不是每月!)的奖金是300多元,生活得很惨。他弟弟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职业,开了个很小的杂货店。他每周抽2天到省城去进货,他弟弟照看店子,既解决了弟弟的就业问题,又还能补贴一点家用。他跟我说了好几次,问我能否帮他在外找个好点的单位。我实在是很矛盾,一是我自己本身混的不好,没有一官半职,二是他的水平,由于没有受过很正规的毕业后培训,怕弄出来之后承担不起那个责任,所以我一直没有帮他。他后来也就不再要求我了。对于医院下层的这种人的生活,局外人一般是无法理解的。

  还有一位朋友的爱人,在邻县县城的第三医院妇产科做主任。医院有三百多人,其实就相当于镇卫生院或中心医院,想请我介绍到好点的医院去进修。我也顺便问了一下她的收入情况。由于她所在医院上面还有三座大山:县中心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县第二医院,所以她所在的那医院效益不好。谈到收入,她说,大概一年可以拿个1万多吧。从穿着上看,我相信她没有说谎。说缺医少药是农村,县城基本上一不缺医,二不少药,但是大家的收入就这状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