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亲历 > 正文
 

我在澳洲怎么买房(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 13:44 新民周刊

  记者:我听下来,经济收入的稳定、约定俗成的氛围,既注重个人环境,更关注后代培养,其实这些都是人类生活、繁衍最渴望的普遍心愿。

  王晓雨:就是发了大财的人,搬入墨尔本的Toorak区,或悉尼的北区,也一般将他们在中产阶级地区的老房出租而不出售。因为中产阶级地区房产升值稳定。资料表明过去40年来,中产阶级房地产平均每年升幅11%左右,而贫困地区只有4%到6%。而过去10年,银行的贷
款利率平均也在7%左右。

  建议“挤入中产阶级”,是希望他们的血汗钱放在稳固的投资上,同时下一代亦有相对好一些的学习生活环境。现在做到这一切的代价并不很大,仅仅是少买一间卧房,多向银行借些贷款而已。

  敢于向银行借钱

  记者:中国人怕借贷,老话说“穷在债上”。华人新移民在澳洲,是否也有一个向银行借贷买房的问题?

  王晓雨:海外华人新移民在投资房屋时,心态比较实在,也就是比较老实,对银行的利用常常不如洋人。“不欠债心里轻松”,华人都这样说。华人新移民购房时最担心是何时能还掉款。而且都是将第一幢房屋债务还清再去考虑买第二幢。这样就花去好多年时间。这对工薪阶层而言,积累十分缓慢。如此这般,年龄不饶人,但岁月不升值。

  而西人的思考和行动,与华人就不一样。一家银行的华人经理举例。在新小区落成时,她有中西两位客人同时来贷款。两位都是当教师的,那位华人只买一套,现金10万付首期,贷款15万。洋人首期仅付5万,买了两套,贷款是华人的1倍。小区项目规划好,近城区,是个老牌中产阶级区。澳洲利率低,出租回报高,又正逢澳洲房产稳定上升期,两年中小区房产劲升25%以上。两位教师收入不变,但洋教师投资回报差不多是华人教师的一倍!圣诞节一过,洋人教师又来找这位银行经理,打听能不能让银行再估价一次,使他的两幢房子在账目上多套现一些,以便他再买第三幢。

  这位银行经理也曾经核算过那位中国教师的未来收入,认为有扩大投资的能力,并且主动打了电话去,但对方说正努力还清贷款,没有再购房的打算。

  记者:国内典当业已经比较普遍,房产抵押业时有听说,只是从心态上来说,不像人家那样觉得平常,而且在个人资产的经营方面运用自如。

  王晓雨:那位中国的教师和洋人教师相比,吃亏在文化差异方面。也许中国固有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无债一身轻”的想法阻碍了他的投资。有人统计,中国新移民如果移民海外时口袋不很富有的话,一般是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打工赚钱,不论是工厂打工、学校教书还是公司当职员、经理,中国人俗称“原始积累”阶段,也有人称这是用“力气”赚钱,甚至称之为“血汗钱”。第二阶段,有些钱了,买个小生意,方便店,Take away,租个小作坊,或买辆出租车,开个计算机零售店等等,既当伙计,又当老板,这可称为“用力气+存款”挣钱,仍然是辛苦钱。第三阶段,因人各异,归纳总结一下,不外乎是买股票、债券和买房屋,可以称之为用本钱加“脑力”赚钱。

  那些主要是用银行贷款的房屋投资者,则可以说是应该另外归结为第四阶段,这部分人既不用自己的力气,甚至也不用自己的钱,而是借用别人(银行、税务局、租客等)的钱。我想,第四阶段的这种人,才是聪明的人。

  澳洲的房地产相对稳定,利率又低,长线看来,回报稳定,悉尼和墨尔本的许多地方二战后40年来平均每年有10%的升值。华人新移民要动脑筋的是研究海外当地文化,了解投资地点升值历史,买准一个好物业,做长线投资,年老时生活有保障。

[上一页] [1] [2] [3] [4]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