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经济的华美蓝图:美容业成第五大消费热点(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09:11 《科学投资》杂志 | |||||||||
经过对香港市场的摸索,她给自己制定了3个发展规划:一是做一家广告公司,操刀文化业;二是做一个服装设计师;三是从事新生的,处于萌芽状态的美容业。最终,她选择了美容业。1990年,张晓梅以1608元起家,在成都最热闹的商业街上开了一家9平方米的小美容店,她为自己的小店起名:“佳丽美容院”。当时美容行业很被人看不起,开这家店张晓梅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有一位报社总编是张晓梅的好朋友,他听说张晓梅辞职开起了美容院,用失望的语气说:“张晓梅,你怎么会做这样一件事?”
但张晓梅是个好胜而执著的人,在给自己确立了创业方向后,她决心不管别人的想法,再辛苦也要努力地往前走。承受着从一个令人尊敬的军人到被人看不起的美容院老板的精神压力,她咬紧牙拼命工作,每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经过3年的打拼,终于把一个不起眼的街边小店打造成全国第一家最大的美容企业——四川西南美容企业集团。 在不断摸索中,张晓梅开辟了美容与化妆品相结合的经营模式。1990年,张晓梅创办了西南美容学校,发展至今共培养超过3.6万人的美容专业人才,成为具有开办大专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教育机构。她的美容集团现在也已经在全国拥有了数百家加盟店。 生存仍需“一招鲜” 与张晓梅类似,很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进入美容美发行业的投资者都迅速迈过了初期的艰辛,根据自身阅历和能力的不同,能力强的成为了张晓梅这样的行业领袖或业界巨擘,就算稍差一些的,也成功发展了多家连锁企业,成功晋升“食利(加盟金)阶层”。当然也有投资失误半路夭折惨遭淘汰的。以《科学投资》的观察,那些成功“晋级”的创业者,都有着自己“秘不外传”的拿手绝活。 在张晓梅的生命版图上,创办大型美容企业已经是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峰了,但她仍然感到意犹未尽。于是,她毅然把这个事业交给她的管理者,到美国加州大学进行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其中包括发型、色彩、专业设计等。 这是张晓梅人生的一个重要变化。那段生活不仅让她开拓了眼界,而且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她开始关注整个行业的发展。这时候,一个偶然使她有了做《中国美容时尚报》的机会,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工作。有杂志社的记者经验和美容界企业家的双重身份,使张晓梅在办报上有了别人难以企及的优势。于是她渐渐加入了推动行业发展的行列中去。2003年,张晓梅当选了美容行业的第一位全国政协女委员,并代表一千多万美容从业者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支持“美容经济”的呼声,配以9份提案分送给政府的12个有关部门,再度令人注目,她也将整个行业地位提升到了更高的平台。 如果说张晓梅的政商结合的发展之路过于戏剧化,难以令别人效仿,那么谢玉玲的绝活就相对平民化得多了。她创立的“上海谢妮女子美容中心”是在祛斑方面有着拿手绝活的美容专业店。如今“谢妮系”不仅在上海拥有4家“谢妮”连锁店,在上海以外也开设了3家分店,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跟张晓梅寻找个人价值的创业道路不同,谢玉玲的创业完全是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在《科学投资》接触的创业者中,很多都是这样的被动创业者,他们没有天生的商业谋略,没有完善的市场预测,更没有过人的胆识,他们有的,只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像杂草一样的顽强忍耐力和生存能力。在《科学投资》调查得出的《中国创业者十大素质》中,忍耐名列第二位,可见其对创业的成功起了关键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