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养老还是房子养老 (2)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 07:10 北京晨报 |
反方 施用“水土不服” 一头挑起“拉动消费”,另一头又扛上“保证养老”,房产价格的亢奋状态必然会一直持续下去。反过来,房价的坚挺又会影响到“以房养老”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效果,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舒圣祥 正常的按揭贷款,其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小,而“反向按揭”正好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却不断增大,金融机构控制风险的难度非常之大,这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和原则是相违背的。 南方日报 场边观察 初衷相当完美 细节诸多疑难 重钱轻情会加重血脉疏离 余予 公关公司媒介总监 与“倒按揭”相对的,是近来农行推出的“接力贷款”。“父业子承”也好,“父债子偿”也罢,养老育子的付出之间,除了辛苦,还有情感的交融。少了这种忘我的付出,交融度是否会受影响,存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老字是“以尊老敬老之心对待”的意思。“养”是一个多层次概念。据调查,目前在我国的老年人中,孤老率已经达到26.4%,这就意味着有四分之一的老人身边无子女照料,对于一个膝下有子有女的老人来讲,孩子可能不孝顺,或者力所不及,养老问题依旧存在。从初衷来讲,倒按揭让社会人体能在年富国强的时候为将来从容打算,老而无忧,很可取。但是,这种选择面临诸多困扰。最根本的,是以房养老与以儿养老很难形成合力。当房产与养老保障挂钩之后,必定会在家庭支付中占据更大的比例。这意味着其他份额削弱,其中自然包含与儿女相关的投入上。老年人“自食其力”的同时也能减轻子女负担,话虽如此,但在传统伦理文化的背景下,家人之间很难以市场方式把诸如养老育子之类的事摆到桌面上谈。所谓“亲兄弟明算账”,一直充满强烈的负面色彩。以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有可能令本来日渐脆弱的亲情关系雪上加霜。老年人有了更好的经济保障,却可能因此损失的亲密无间的亲情。 即便子女能理性对待老人的选择,在操作细节上存在多处难题。有专业人士提出,以房养老牵涉到房地产评估、利率确定、人的寿命预期等多个因素,而申请“以房养老”人员的资格如何界定也使操作手续相当棘手。 新加坡的以房养老模式的以房养老相对多了一些人情味:60岁以上的老年人把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该机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老人去世时产权由这些机构处分,“剩余价值”(房价减去已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交给其继承人。这样既减轻了儿女负担,又让儿女得到了他们所应得到的继承部分,一举两得,颇堪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