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记者 武杰
据有关媒体对今年全国“两会”发起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保障”又名列榜首。连续4年蝉联榜首,公众对社会保障问题的关切可见一斑。
社会保障中又以养老金的“双轨制”问题最受关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养老保险制度,最终企业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格局。而机关和事业单位未纳入社保体系,机关退休金仍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养老金的“双轨制”自此发轫。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养老金双轨制下出现的问题应当尽快得到改变。双轨制只是表面上的问题,实质的问题是双轨制下两大群体在权益和待遇方面的巨大差别,是严重的社会不公。
3月5日,针对养老金双轨制合并,全国政协委员、人保部副部长胡晓义坦言,无法回答“时间表”。他说,专家对消弥“养老金双轨制”提出了各方面意见,“我们都在汇集,要博采众长”。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社区综合党委书记张育彪对法治周末记者说:“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不能再拖下去了。”取消养老金双轨制,希望国家能尽快整合改革管理体制,增强社保在实践操作中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劫贫济富”的双轨制
一直关注“两会”进程的河南省安阳市民郭秀芹,对养老金“双轨制”问题深有感触。从一家煤炭公司退休近10年的她,每月领取不到1500元的退休工资。在河南安阳这个三线小城市,日子总是过得“紧紧巴巴”。
看到同一个小区从政府机关退休的老王,每月能领四五千元的养老金。郭秀芹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
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不用缴纳一分钱却享受高额养老金,普通职工每月拿出收入的28%缴费,退休后的待遇却与公务员相差甚多。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在“两会”期间日渐高涨。
在人民网[微博]“‘两会’热点调查”中,主张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的网友占比达98%,代表了像郭秀芹这样一群企业退休职工的心声,实现“养老公平”已成为不容回避的命题。
张育彪也表示,98%网民认为废除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双轨制的条件已经成熟。
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养老金已经涨了大概10回,但由于物价的高涨,退休人员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实惠。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据媒体报道,养老金从2005年的月人均700元提升到如今近1900元,人均涨幅达到1.7倍。但是,考虑到9年来的通货膨胀因素影响,货币购买力已严重下降,养老金的实际增长就打了折扣。
而且,由于退休人员的主要开支用途,乃购买食物、生活日用品、药品等方面,恰恰这些商品的价格都在逐年递增,部分商品涨幅甚至远远超过养老金涨幅。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指出,我国目前实行的“养老金双轨制”退休制度,“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达3倍之多”。
根据《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这一差距更大。被访者2011年8月领取的养老金最低为200元,最高为10000元,后者是前者的50倍。而且月养老金低于2615元平均水平的占到总人数的77.3%。
与此一同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2)No.5》披露,在调查当中,近40%的人都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调查中,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中,只有3.8%的人认为不能满足需要。
“养老双轨制是最大的不公平,改革已经很急迫!”宗庆后已连续多年呼吁养老金尽快“并轨”。
双轨制多年改而未革
1993年,我国正式引入了养老保险制度,为了顾及1993年以前已退休(称“老人”)和已参加工作的职工(称“中人”)利益,当时明确表示改革要遵循“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补齐”的原则,不区分机关、事业和企业工作人员。
但由于改革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因此到1995年,最终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金没能纳入社保体系,而继续由财政负担。这就造成了养老金的双轨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曾表示:“目前社会上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养老金待遇方面,由于双轨制所导致的待遇差距过大问题。”
据媒体总结,过去几年,我国已经5次试图推动养老金制度改革,但多为推而不进。
2008年1月21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曾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广东、上海、浙江、山西、重庆5省市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当年2月,“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并下发到有关省市,其中“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一致”的内容,甚至让一批事业单位爆发了提前退休潮。由于担心养老待遇降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遭遇巨大阻力,试点迟迟没有推开。
金维刚指出,这个试点方案在2008年国务院已经出台,5个省市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出台正式实施方案,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改革历史上是罕见的,也反映了这个问题难度很大。
“养老金并轨不能‘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要有一个时间表,宜早不宜迟!”张育彪说。
但对于这个时间表,全国政协委员、人保部副部长胡晓义却无法回答。
在目前养老金并轨仍无时间表的情况下,全国政协委员李宏塔提出了建立养老保险长效增长机制的建议。他认为,目前中央财政补助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水平偏低。建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基础养老金与物价上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农村最新扶贫标准挂钩联动的长效增长机制。
来自保险界的全国政协委员王滨建议通过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增加养老金的“厚度”。
胡晓义透露,养老金双轨制等一系列问题正在进行综合研究和顶层设计,除了养老金双轨制待遇差别问题外,这个综合课题还包括应对老龄化的资金安排,多层次养老保障问题等。
并轨或势在必行
一再强调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已经不能再拖的张育彪对记者说,这不仅是因为既有的养老制度设计不公平,更是因为再拖下去,一方面不仅公众的不满会更加强烈;另一方面,改革的既得利益阻力以及相应的改革难度、成本,势必会越来越大,乃至形成一种积重难返之势。
武汉大学[微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昌平认为,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并存,必将增加管理成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成本,形成劳动力流动障碍。一个表现为,公务机关岗位成了广大青年就业首选,造成万人竞争一个工作岗位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不同体系,阻碍了两个领域人才的流通交流,人才在选择变换工作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机会成本问题,即养老金的待遇问题及养老关系的转移接续问题。
夏学銮表示,归根结底财政能力是废除双轨制的最大阻碍。一向赞同所有双轨制都废除的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也认为,“要废除就要钱,没有钱就处理不了这个问题,只能慢慢地来解决。虽然不能短期内废除双轨制,但要慢慢地让它缩小差距。”
八九年前就带着“关于纠正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长期偏低”的提案,来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黄方毅觉得,要想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政府制定更加具体的规划,改变现在的养老金双轨制,最好是能够并轨。
但对于这个难题,黄方毅也给出了折中的建议,“如果一时做不到,那也要靠拢。具体办法比如提高企业职工待遇,继续大幅度提高企业养老金,同等情况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标准要一样,这样才能体现公平原则”。
中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建议,直接启动改革,可以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来过渡,而且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一起改,以避免再造成事业单位与公务员的养老“双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