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视点 > 正文
 

五大挑战考验中国寿险营销人才发展(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 09:58 新浪财经

  一、创新中国寿险营销人才发展观念

  中国的寿险营销人才发展要有“大人才”的概念,广纳贤才,为我所用,保险行业和其他行业在营销管理上存在一定共性,只要是愿意献身保险行业的人才,经过培训与锻炼,都可以为寿险营销所用,另外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如果我们每年从中引进一定数量的人才,为寿险营销所用,不仅可以快速提高寿险行业的整体水准,也可以为未来的市
场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础;从境外引进人才也是人才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坚持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思路,广开进贤之路,大力引进境内外的优秀人才聚集到保险业来,让一切有利于保险业快速发展的知识、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

  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寿险营销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是中国寿险营销人才发展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实现寿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中国的寿险营销发展有自己的特点,人才培养不能照抄照搬国外的经验,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寿险营销人才培养道路。鉴于当前我国寿险营销理论研究比较欠缺的现状,未来五年,寿险营销人才要继续走企业培养为主的道路,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大学和营销学院等多种方式,培养了解中国市场、适应中国市场需要的本土化人才;同时,要逐步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改变由企业培养人才的单一局面,加大和各大院校以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只有实现产学研的互动,才能推动营销人才培养的系统化、规范化;与国际知名营销管理机构合作也是加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通过与国际机构合作,引进比较成熟的营销管理课程,结合中国市场特点,为我所用。

  三、建设健康、有序、和谐的寿险营销人才生态体系

  保持寿险营销人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人才发展的根本,也是寿险营销发展的重要前提。寿险营销人才生态体系包括外部生态和内部生态两个方面的内容。就外部生态而言,整个保险行业应建立健康有序的人才发展和竞争机制,尤其是各家公司应建立自己的人才“造血机制”,在保持队伍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一味以“挖角”等方式来建立自己的人才队伍不仅会破坏寿险营销人才生态体系,也不利于人才自身的发展;就内部生态建设而言,各家公司应建立起“尊重人才、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体系和平台,加强内部环境建设,为营销人才的个人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保证。

  营销队伍规模的变化决定了市场份额的消长,营销队伍素质决定了公司业务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能力。未来的营销人才竞争无外乎规模和素质的双重较量。营销是创收创利的本源,营销人才队伍的发展状况对寿险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未来五年,中国寿险行业必须不断完善和强化自身的营销人才发展体系和平台建设,更为重要的是:保险监管机构、寿险公司和行业协会等相关组织要联合起来,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共同成就保险人才发展事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人才,为中国保险行业的做大做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页] [1] [2] [3]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寿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