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保险业:告别保护伞(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 16:48 和讯网-《财经》杂志 | |||||||||
资料 2004年保险业焦点事件
中国人寿审计风波 中国人寿2003年底在美港两地上市创下了全年全球最大IPO(首次公开上市),但转过年来,2004年春节后,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即上市重组前的公司)在历史上涉及违规的问题被公布,涉及资金共计54亿元人民币。消息公布后,股市反应强烈,中国人寿股价大跌。此后,国家审计署责令原中国人寿应缴税金和罚金总计约达6749万元人民币,并由人寿集团负责承担原中国人寿的一切责任。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2004年3月16日,中国人寿在美国遭遇投资者集团诉讼,4月28日,中国人寿发布公告称,已从美国法律顾问处收到了美国证监会(SEC)的一份非正式调查函件,对中国人寿在美国的IPO展开非正式调查。这是美国证监会首次对一家中国政府控股的公司进行调查。目前,有关诉讼和SEC的调查仍在继续。 平安保险股东风波 中国保险业的另一巨头平安保险2004年6月24日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但相伴而至的是舆论对其股权归属的诘问。根据平安保险上市同日公开的公司自然人持股情况,12位亿万富翁和2个准亿万富翁浮出水面。这些自然人中既有刚刚离任的健力宝集团总裁张海等知名人士,也有平安第五大股东的自然人股东刘方以及其父刘振江等陌生的名字。 2004年11月,素来不接受媒体专访的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高调回应外界,指外界关于平安保险所谓赠送股票以换取上市资格的猜测纯属无中生有。然而,笼罩在平安保险头上的迷雾并未全然散去。 保险业泡沫说之争 2004年10月下旬,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在对2003年中国保监会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其主要结论是中国保险业的统计数据存在高达40%的泡沫。这一观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报告认为,保险业泡沫的主要制造者是寿险业,其不合理的产品导向和结构,特别是分红保险是重要原因。这与保险公司不计承保成本、不考虑产品定位、不分析是否偏离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方向,盲目地以增加现金流为目标有密切关系。 几天后,中国保监会给予了正面回应,认为中国保险业不存在所谓的“泡沫”,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分红和投资连结类保险产品的业务收入计为保费。“泡沫说”实际上是对统计口径的认识问题。■ 资料来源:本刊记者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