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至 料短期内影响不明显

2013年07月31日 01:14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黄俊玲 涂颖浩 发自北京、上海

  呼唤已久的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终于要拉开大幕了。

  在7月21日~22日保监会举办的保险业深化改革研讨班上,部分保险机构负责人提出,保险业市场化改革时机已经成熟,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提高行业竞争力,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人身保险预定利率、商业车险费率等改革,逐步实现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前不久,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也在“2013陆家嘴论坛”直指2.5%的寿险预定收益率已经持续14年,严重抑制了保险需求,不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

  有知情人士透露,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方案已经获得国务院的通过,有望近期公布。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微博]认为,经过多年发展,当前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已逐渐成熟,“一是市场经济的基础逐步完善;二是保险公司经过一定时间累积的经验后具备应对能力,如技术层面上有条款、费率制定上的能力;三是保险产品的价格优势是争取市场份额的营销策略,从国际化的角度来说也亟待改革。”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主任郭金龙认为,“由于偿付能力等资本监管要求,预定利率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广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基于当前保监会偿付能力150%的红线,只放开定价利率并不放开评估利率(3.5%)的情况下,预计上限在3.5%左右调整。

  据了解,此次费率市场化改革只涉及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传统险),目前普通寿险仅占保费收入10%,其中绝大部分是续期保费,新单中占比预计不超过5%,对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影响不大。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学教授朱俊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费率改革的出发点赋予市场主体定价的自由权和价格的充分竞争。更为市场化的运作之下,价格竞争引起的优胜劣汰是正常的。”

  某险企精算师陈先生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坦言,如果按之前的征求意见稿思路,先放开传统险,即由2.5%放开至3.5%,那么会影响到保障型产品,对分红险的影响不会太大。放开利率限制在保障型产品方面肯定会有一些冲击,但说对市场起到颠覆性的变化基本上不可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政治局: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体育热身赛-梅西进球内马尔首秀巴萨2-2 高清
  • 娱乐姚晨生子唐一菲拒祝福:只有孩子最纯净
  • 财经政治局定调下半年经济:未提房地产调控
  • 科技苹果公司CEO密会国内三大运营商
  • 博客医生妻子:被摔2岁女婴送治时已无希望
  • 读书坤宁不宁:明清28个皇后命运皆悲剧
  • 教育高价超常儿 利益是“神童热”背后推手
  • 张卫星:火烧央视大楼成了我的解药
  • 叶檀:政府不该刺破大泡沫
  • 沈建光:如何反击唱空中国
  • 许家林:政府可欠多少债
  • 罗天昊:地方债需大力鼓吹
  • 白明:如何看待我国外贸的比较优势
  • 张五常:政府主导投资好不好
  • 钮文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真相
  • 水皮:创业板就是一个垃圾板
  • 孔浩:中国有多少个底特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