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对冲研投

  核心导读

  原油作为“商品之王”,具有复杂的商品和金融属性。因此影响其价格涨跌的因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不外乎两个。其一,全球宏观经济;其二,自身供需格局。而战争作为突发性事件,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影响市场的供需格局,进而影响油价走势的。

  本文从宏观经济和微观角度切入,通过研究1990年以来全球发生的四次大规模战争,分析战争前后油价的内在运行逻辑,并得出以下结论:

  1. 在非原油主产国发生的战争,由于供需格局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油价与宏观经济走势相一致,此时宏观经济为主导因素;相反,在主要产油国或者占据核心地理位置等国家发生的战争,往往出于对原油供应收紧的担忧,会导致油价的剧烈波动。

  2. 就原油主产国发生的战争而言:原油价格上涨阶段集中于战争爆发之前和战争初期。但是随着全球原油市场调控手段的不断丰富,从长期来看,对于原油供应端的影响不大,因而当战争开始乃至结束后,油价逐渐回归理性。

  原油作为“商品之王”,是现代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石化能源,更是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对保障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拥有丰富原油储备和巨大市场潜力的中东和北非地区自然也成为了西方国家觊觎的对象,纷纷在“保护的责任”和“人道主义干预”旗号下,不断干预别国内部矛盾,进而促使这些国家地区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火药桶”。

  战争作为影响原油的重要突发性因素之一,其爆发不仅仅是地区民族内部矛盾的结果,也是大国意图通过军事力量塑造全球和地区格局的产物,通过控制石油资源,控制世界经济的运转,并实现对竞争对手的战略牵制。历数世界近30年发生的四次大规模战争,本质上就是以原油为核心的能源战争,因此对原油市场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海湾战争(1991.1.17-1991.2.28)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为恢复科威特主权及领土完整,在联合国的授权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对伊拉克发动了海湾战争(Gulf War)。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这次战争的导火索发生于1990年8月2日,但是WTI原油期货合约从7月下旬就开始启动上涨行情,至海湾战争爆发油价涨幅近40%,可见战争预期对于油价的推涨作用。但是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后,虽然在最初的两小时国际石油价格普遍上涨,如在新奥尔良和休斯敦的现货交易中,油价由32美元/桶涨至35美元/桶,但在这以后,油价立即全面下跌。

  截至1月17日收盘,WTI原油跌至20.63美元/桶,日内跌幅达35.5%,处于1990年8月2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到海湾战争结束时,油价为21美元/桶上下,约比开战前低10美元/桶。海湾战争之所以并未引起油价如大多数人战前所估计的那样上涨,主要原因是美国及国际能源机构采取了积极措施,一些产油国大幅度增产石油,同时市场投机机会有所减少。

  主要体现在:

  1. 随时准备动用石油储备,应付市场可能出现的动荡。1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批准动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从近6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中准备每天向市场投放112万桶。按1990年上半年每天消费1765.5万桶计算,美国现有战略石油储备可供全国消费34天左右,无断油之患。此外,1月11日,国际能源机构宣布,一旦海湾爆发战争,该机构将每天向国际石油市场投放250万桶石油。

  截止1990年底,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石油储备高达36亿桶,可供消费96天。美国和国际能源机构的上述行动,对消除市场供应可能中断的分理恐慌,起了巨大的镇静作用。

  2. 各大石油公司不准乘机涨价。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爆发后,西方各国大石油公司基本上是配合政府,没有乘机哄抬油价。以美国为例,布什政府吸取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教训,在1990年8月8日为向沙特阿拉伯派兵而向全国发表的讲话中,要求各大石油公司表现克制,不要借机抬高油价。

  正因为如此,海湾战争一打响,美国的埃克森、莫比尔、谢夫隆、大西洋富田和大陆等几家大石油公司,便立即宣布将石油价格冻结在战前的水平,从而避免了美国国内石油价格随着开战而爆炸性地上扬。

  3.先发制人,沙特石油生产并未受到影响。据1990年9月23日和25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和《华盛顿邮报》报道,海湾危机发生后,美国部队在沙特阿拉伯油田周围部署了大量高射炮和导弹,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从地面和空中对各处石油设施进行巡查,加之控制石油生产的电子计算机都设在非常厚的钢筋混凝土和沙土层下面,从而使油田不易受到破坏。

  海湾战争打响后,美国及多国部队先发制人,集中力量打击伊拉克的空军和导弹等反击力量,并配合以爱国者反弹道导弹的有效拦截,使伊拉克无法按战前所创专的那样,推毁沙特阿拉伯等国的油田。除此之外,海湾战争期间,沙特阿拉伯用小船穿梭运输,把石油运送到海湾外的大型油轮上,努力将石油出口维持在战前的水平。

  战争等突发事件也会给股市带来诸多不确定影响。这次海湾战争期间美国股市在走势上与原油形成了比较完美的反向关系。战争前期,在投机资金纷纷炒作预期,原油价格暴涨之际,美国股市却不断下跌,战争前一个月下跌6%。战争开始后3个月,标准普尔指数反而上涨了近25%。

  这表明长期来看,一方面,股票市场的走势是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的,战争并不会影响投资者对于金融市场的信心。另一方面,原油市场与股票市场走势的背离也说明了本轮油价运行的核心驱动是源于对供需紧平衡的担忧,而非宏观经济主导。

  从战略意义来看,美国在海湾用兵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海湾石油,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世界经济的运转,为建立冷战后世界新秩序服务;保证美国的经济独立和国家安全;扼制日本和西欧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离心倾向。

  1991年年初,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伊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阿曼和巴林海湾八国探明石油储量为77.49亿桶,占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的65.83%。1990年7月,海湾八国石油日产量为1645.1万桶,占世界石油产量的27.22%。

  此外,海湾产油国每天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向主要消费市场出口约1200万桶石油,约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43%。因而,谁控制了海湾,就从某种程度上控制了世界经济的运转,进而可为建立世界霸权服务。

  经过海湾一战,美国从某种程度上已控制了海湾这个世界油库。为了感谢美国及西方在海湾战争中的所作所为,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联酋等海湾产油国,将遵从美国的旨意,按照对美国及西方经济发展有利的价格出售石油。从80年代后期的实际情况看,每桶20美元的价格有利于西方经济的发展。

  二、科索沃战争(1999.3.24-1999.6.10)

  科索沃原是前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南斯拉夫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毗邻,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组人,塞族、黑山族等七八个民族占10%。科索沃虽为弹丸之地,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内部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成为了长期困扰着有关国家和民族的科索沃问题,阿塞两族的矛盾正是历史积累的结果。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算利用这次民族矛盾实现北约东扩的目的,力争将俄罗斯从巴尔干地区排挤出去,进而将巴尔干地区完全纳入如北约战略体系之中。

  1999年1月美国强迫冲突双方进行谈判,但其所提出的接受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的要求没有被接受后,直接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盟军”的空袭活动。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利用科索沃的民族矛盾问题对南联盟发动了一场历时78天的空中战争,贝尔莱德等8个城市及附近的军事目标遭到轰炸。为避免更大的损失,南联盟决定与北约进行停战谈判。

  最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由西方八国和俄罗斯共同提交的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第1244号决议草案,科索沃战争宣告结束。科索沃战争是一场背景深刻、影响广泛的现代局部战争,对世纪之交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彻底被挤出了东欧原有势力圈。

  科索沃战争不同于以往的几次战争,它发生在欧洲而不是中东地区。中东产油国的产量并没有受到影响,世界原油的供需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战争期间油价的上涨幅度不是很大。WTI期货价格从战争初期的的15.34美金/桶涨至战争结束时期的17.66美金/桶,涨幅为15.12%;标准普尔指数也微幅上涨了2.8%。

  综合来看,本次油价的走势与宏观经济走势基本一致。相反,由于战争发生在欧洲大陆,因此欧元的走势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欧元兑美元的走势也处于下跌通道,从战前的1.1下跌到战后的1.02。

  美国领导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绝非偶然事件,而是美国的精心战略安排,是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结果。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就是利用其在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处于巅峰状态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巩固其在世界的主导地位,防止另一个超级大国的兴起和反美联盟的出现,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秩序。

  通过控制科索沃地区,控制全球石油能源。虽然科索沃地区石油资源乏善可陈,但是它直接关系到美国在中亚石油霸权地位的巩固。在控制科索沃石油通道的同时,将俄罗斯势力挤出巴尔干地区,防止其势力触角由黑海地区伸向地中海地区。因此,美国染指科索沃战争,不仅加快了其对亚非油气资源区域的渗透,而且巩固了美国霸权体系下的中亚石油通道。从动机上看,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也是一场石油资源的争夺战。

  三、伊拉克战争(2003.3.20-2011.12.18)

  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21天后美英联军攻下巴格达,27天美国宣布战争结束,但整体局势依旧不稳定。

  2004年6月1日,伊拉克临时政府宣告成立,6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 1546号决议,决定结束美英对伊拉克的占领,并认可伊临时政府。2011年12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军事基地发表讲演讲宣告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同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伊拉克。伊拉克战争美国在新世纪推行的所谓“先发制人”国家安全新战略的一场战争,战争最终以萨达姆政权的垮台和美英的胜利而结束。

  伊拉克是产油大国,2002年平均原油供应200万桶/日,占OPEC总供应量的8.3%,战争爆发将对伊拉克原油的生产活动造成影响。因此,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市场不停地炒作战争预期,WTI原油期货从2002年11月中旬开始不断上涨,2003年2月27日涨至39.99美金/桶区间高位,涨幅达60%。

  但是当战争开始后,油价呈现断崖式下跌,并在一个月之内跌回上涨原点25美金/桶。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对冲基金借着战争预期兑现大幅抛盘引起的。从原油市场供需来看,战争虽然使产油国伊拉克原油供应受到较大影响,但是OPEC供应却没有出现下滑,反而平均供应量在不断上涨。根据OPEC数据显示,2002年伊拉克原油平均供应为200万桶/日,2003年急剧下滑至132.7万桶/日,下滑幅度为33.65%;2002年OPEC平均供应为2530.7万桶/日,2003年增至2690.6万桶/日,增幅为6.3%。

  因此伊拉克战争并没有造成全球原油供应迅速收紧的情况发生,市场情绪随之转弱。从长期来看,伊拉克战争处于原油的牛市周期,步入2004年,原油价格开足马力一路上涨至2008年的140美元/桶,上涨幅度300%,但是下半年由于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原油断崖式下跌至牛市上涨起点35美金/桶。

  标普500指数在战争初期与原油走势背离,在战争开始后3个月内涨幅达到16.7%,这说明市场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战争所带来的供需端变量。之后标普500指数与原油上涨节奏基本保持一致,步入牛市周期。

  这次战争推行了美国全球战略扩张。冷战结束后,美国意图建立世界霸权的单极世界。通过战争,不仅可以击倒伊拉克,在伊斯兰世界建立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走廊;还可以通过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这一箭双雕的作用。

  同时也达到了其在世界范围内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布什就宣称他的目的是要为中东地区树立一个“民主”的样板,进而向整个阿拉伯世界实行民主

  辐射,为建立一个美国治下的世界新秩序开辟道路。从本质上来说,战争最大的收获莫属于美国控制中东的石油。

  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2003 年已探明了石油储量达 1150亿桶,约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8.4%。美国通过控制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石油的出海口,钳制欧洲的石油来源,削弱欧洲经济,震慑欧洲资本大量进入美国,从而打击欧元,甚至使其破产,以维护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的霸主地位。

  四、利比亚战争(2011.2.16-2011.10.20)

  利比亚战争是利比亚在2011年发生的武装冲突,在利比亚国内常称为“2月17日革命”,交战双方为穆阿迈尔·卡扎菲领导的政府和反抗卡扎菲的势力。3月19日,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发起“奥德赛黎明”行动,开始通过武装力量介入利比亚内战,这标志着利比亚国家内部的骚乱开始演变为一场由美英法等多国部队针对利比亚而发动的战争。

  此次战争中,反对派在作战能力和武装力量上都无法与政府军比拟,却因为镇守多个石油重镇(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地区)而实力大增,反对派也因为掌握大量石油资本而赢得北约支持。8月23日,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攻陷首都黎波里,10月20日,卡扎菲被俘后身亡,北约行动以胜利而告终。

  利比亚2010年原油探明储量为471亿桶,占世界原油储量的3%,2010年平均原油供应量为156.1万桶/日,占OPEC供应量的5.4%。作为非洲第一大储油国,第四大生产国,且深处地中海腹地,历来是欧洲的重要能源供应地。法国道达尔、英国皇家壳牌等8家欧洲石油公司占据利比亚原油总产量的72%。

  政治动荡引发的停产减产将直接影响欧洲的石油供应。利比亚战乱开始于2月15日,次日原油价格就开启上涨模式,WTI原油期货从84.99美金/桶一路上涨至5月2日的114.83美金/桶,涨幅达35.1%。从5月2日开始,原油开始暴跌,并于8月份跌至80美金/桶区间附近。

  从短期来看,利比亚动荡严重影响了该国石油的产出,根据OPEC数据,2011年利比亚平均原油供应为46.7万桶/日,同比下滑70%。从长期来看,利比亚产量缩减不会对全球原油供应造成影响。利比亚动乱减少原油出口后,OPEC其他成员国特别是沙特阿拉伯则迅速增产,以补充全球原油供应,以沙特为主要支撑的OPEC剩余产能仍处于较高水平,具备很强的市场调节能力。

  再次,经过数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后,世界主要原油消费国都已建立了石油安全保障体系,因此弱化了石油短缺对于主消费国的影响。美国股市在利比亚战争期间走势与原油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此次油价的波动是供需格局和宏观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来看,从战争开始至结束,标普500指数下跌8.9%。

  从冷战结束后的第一次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再到利比亚战争,西方国家在“保护的责任”和“人道主义干预”旗号下,不断干预别国内部矛盾。而持续6个多月的利比亚战争是冷战后西方干预非洲内部事务的最新案例,利比亚位于北非,石油资源丰富,是遏制地中海的战略要地,因此其早已是西方国家垂涎已久的肥肉。

  而支持反对派除掉卡扎菲,正好能名正言顺的将利比亚收入囊中,既能获得石油资源,又能控制战略要地,可谓两全其美。其次,近年来随着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等“金砖国家”力量的增强,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权重的增加,让西方国家自感其过去在世界经济中的独霸地位已不可延续,通过介入利比亚战争,进一步壮大西方势力,削弱其他国家的影响力。

  综合来看,历数世界近30年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其爆发的原因不仅仅是地区民族内部矛盾的结果,更是大国意图通过军事力量塑造全球和地区格局的产物,通过控制石油资源,控制世界经济的运转,并实现对竞争对手的战略牵制,维护自己的利益长廊。如果战争发生在石油资源丰富以及占据核心地理位置的国家和地区,那么这些地区频繁的动荡很容易导致油价的上涨,一般价格上涨阶段集中于战争爆发之前和战争初期。

  但是随着全球原油市场调控手段的不断丰富,从长期来看,对于原油供应端的影响不大,因而当战争开始乃至结束后,油价逐渐回归理性。如果战争发生于非原油主产国,那么全球宏观经济的走势往往对于油价起主导作用,或者说能够与油价的运行方向形成共振。

责任编辑:张瑶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