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5日23:59 期货日报

  短期仍需关注CDS等潜在利好

  在美联储和日本央行议息会议之后,全球金融资产和商品再度走强,欧美股市、债市和商品企稳再度上涨。对于A股市场而言,国内金融去杠杆、房地产泡沫对资金的虹吸效应、企业利润改善放缓等因素对股市是不利的。不过,一些潜在利好可能在聚集:一是CDS推出可能会加剧债市和楼市泡沫降温,这使得股市失血情况可能缓解;二是人民币正式加入SDR或缓解资金外流压力。

  赚钱效应不足,股市流动性低迷

  在经历了2015年上半年轰轰烈烈的泡沫之后,A股正陷入另一个极端:流动性干涸,波动性缩小。彭博整理数据显示,过去5天A股平均成交额从去年的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下降至3640亿元(550亿美元),创出2014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

  期指在股市波动率缩小和限仓监管下,成交更是剧烈下滑。2016年8月,IF所有合约成交量降至348864手,去年同期高达39373211手,同比锐减99.1%;IH所有合约成交量降至123520手,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97.8%;IC所有合约成交量降至315116手,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89.4%。

  央行缩短放长,短期资金成本增加

  8月24日,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进行5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为今年2月6日以来首次,中标利率2.4%,与上次持平。央行这一操作引发市场猜测,即央行或希望通过延长久期来提高市场资金成本,进而希望债券市场加杠杆行为得以收敛。9月12日,央行公开市场新增28天期逆回购询量,为四年来首次在年中进行。2013年以来,28天逆回购一般都在临近春节期间发行,用于平缓跨节资金波动。今年在年中询量,表明央行以长换短,综合抬高市场杠杆成本,倒逼机构主动去杠杆。

  对于中国股市而言,大多数投资者都是追求中短期价差收益,持仓超过一个月的投资者很少,只有一些长线机构投资者受央行锁短放长的影响较小。

  潜在利好在萌发

  对于股市而言,之所以失血主要是债市和楼市繁荣,导致股市赚钱效应不及债市和楼市。尤其是在高收益资产荒背景下,金融市场去杠杆监管加强,政策鼓励楼市去库存,这迫使资金不断流向债市和楼市。

  上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消息,正式推出中国版CDS交易。这对于债券市场、贷款类业务和类贷款业务等市场影响深远。一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导致债券市场,甚至部分企业债都相当于无风险资产。在央行引导社会融成本下降之前,国债收益率和企业债收益率纷纷下降,吸引大量资金加杠杆进入债市。CDS推出后,债券市场、楼市信贷类资产(主要涉及按揭贷款和房地产贷款)有了做空的工具,为进一步打破刚性兑付做准备。

  总之,目前楼市泡沫还在持续,股市赚钱效应不足,大量资金流向楼市、债券市场甚至商品市场的趋势尚未逆转。因此,A股和期指的波动率、流动性同步收敛。央行“锁短放”加剧短期资金成本,对股市和期指进一步施压。包括“中国版”CDS的推出和人民币正式加入SDR等潜在利好也在萌发,能否形成实际利好,还有待确认。

  (作者单位:宝城期货)

责任编辑:许孝如 SF185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中国当前急切需要一个孙冶方

今日中国急切呼唤孙冶方式的理论开拓者,甚至需要比他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孙冶方终其一生,想仿效《资本论》,编写一部《社会主义经济论》。在中国当代经济理论史上,他是一座丰碑,同时是一个比顾准更大的悲剧。

高房价已经演化成了哲学问题

土地、税收、人工成本啥啥都在涨,而这些涨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块“蜜糖”。到底是谁导演了房价的暴涨?答案或许谁都清楚,但却没有一个公开的口径。而如果你要问我,我只能回答高房价已经演化成了一个哲学问题。

万科股价暴涨中有何危机

在全球股市百年沉浮的历史当中,一个并购异常活跃,尤其是大蓝筹爆发股权狙击战的时期,往往预示着一两年后一场大股灾或是经济危机的来临。

热点城市房价下跌空间有限

整体房价进一步快速攀升的动力明显不足,当然热点城市房价下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现在房价正处于不上不下的僵持阶段,地价也快速达到了相对高位,且地价泡沫程度远比房价要高。地价不率先进行调整,整体市场压力还会继续放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