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瑞银预测今年中国钢铁需求增3% 不看好城镇化

2013年01月16日 14:28  上海商报 微博

  矿价下降有利钢铁业2013年扭亏为盈

  昨天,瑞银在其召开的“钢铁及煤炭行业展望会”上表示,中国钢铁需求在2013年将增长大约3%,基建和房地产仍是拉动需求的主要因素,由于矿价的长期趋势是下降的,钢铁全行业在2013年将有望扭亏,并将在2014年恢复盈利。

  2013年钢铁需求将增3%

  由于2012年年初瑞银较为准确地预测到了2012年的中国钢铁产量,此次瑞银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唐骁波显得更为自信。

  唐骁波在昨日的行业展望会上指出,钢铁行业是反映中国经济活动的一个很好的指标,从短期来看,中国钢铁行业补库存的周期将停止,钢价不会继续上涨,不过第二季度,随着国内基建和制造业的恢复,实体行业也会全面恢复,钢价将进入一个上升通道,但是对于更远的将来,也就是六个月之后,由于政策能见度较低目前还无法预测。不过,他预计全年钢材市场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对于全年来看,唐骁波表示,2013年粗钢产量增长3%至7.37亿吨,产能增长1.9%至8.9亿吨。国内的钢铁需求将增长大约3%,对于这部分钢铁需求的增长,唐骁波认为仍然是由基建和房地产两大因素拉动,房地产方面主要是保障型住房、商品房以及非住宅商业用房加在一块。

  唐骁波指出,“如果把钢材分为两大类,长材主要用于建筑活动,板材主要用于制造业活动,就是家电、汽车、集装箱等等,从2012年1月份以来长材在中国市场占有46%比例,板材是45.8%,基本可以讲是一半一半,产量增加主要是由长材来贡献,到11月份长材比例上升到49%,板材下跌到40%。大部分增量或者说实体需求主要贡献还是由建筑业活动得到支持,而并不是说由制造业。所以说对于中国钢铁需求可以预见一到两年之内,还是由于投资活动带来的基础设施以及房地产活动作为比较大的支持。”

  铁矿石价格将呈下跌态势

  在谈到铁矿石时,唐骁波表示,矿价的长期趋势是下降的。由于国际铁矿石供应的持续增长,瑞银预计2013年62%品位粉矿的平均价格在116美元/吨,同比下降3.4%。下降趋势将持续至2017年的81美元/吨。

  对于铁矿石和钢价自12月份以来的反弹,唐骁波表示,2012年全行业长期且大幅度的去库存行为,以及钢贸危机让大量钢贸商资金紧张,钢材和矿石库存都处于明显低位。随着2012年10月后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改善,企业重新进入补库存状态。这一行为触发的钢材和矿石价格整体上涨在12月份体现得尤为明显。

  唐骁波预测,铁矿石价格在2013年将出现略微下调,在2014年和2015年下跌幅度都将达到10%左右,原因是“供应确实太多了”。唐骁波指出,从全年来看,如果看中国粗钢产量是7.1亿吨,意味着对铁矿石的需求是11.4亿吨,其中国产矿供应是5.6亿吨,进口铁矿石是7.66亿吨,加在一起供应还是要比需求要多出近2亿吨。

  由于铁矿石价格未来将呈现下跌态势,因此瑞银认为中国钢铁全行业的利润水平在2013年将有望实现扭亏为盈,比较大的利润提高有可能要到2014年之后,一方面铁矿石价格有比较明显的下跌,另一方面,国内在产能方面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不看好城镇化带来的机会

  对于市场普遍看好的“城镇化需求”,唐骁波明确表示,“我个人并不看好城镇化可能给钢铁行业需求带来的巨大变化,有些人会觉得因为城镇化,有可能中国钢铁需求在2013年将增长6%或者7%,而我没有做出这样的预测。”

  “城镇化应该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目的,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和未来的一个结果,不是以城镇化为目标把农民赶到楼上去,目前中西部人均钢材消费量比较低,肯定会逐渐上升,而在东部沿海实际上人均钢材消费量700到800公斤,和日本差不多,增长潜力已经不大了。钢铁需求将来大部分靠中西部提高基础设施以及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这一部分所带来的钢铁需求是中长期的过程,不是今年或者一两年之内的需求。”

  唐骁波说,“城镇化还是要跟当地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要相匹配的,而不是说通过城镇化口号把农民赶上楼,这不应该是城镇化达到的目的,就算你赶上楼之后农民怎么去消费,一系列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这应该是一个经济发展达到的结果,而不是本末倒置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口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称面对飞机“入侵”按国际准则应对
  • 体育澳网李娜救盘点2-0 NBA火箭负快船4连败
  • 娱乐约翰尼-德普确定回归《加勒比海盗5》
  • 财经茅台限价令触反垄断红线被发改委喝止
  • 科技富士康河南进出口近300亿美元
  • 博客北大教授:无座与硬座同样票价不公平
  • 读书苏联出兵东北瞬间:飞机坦克四路进华
  • 教育大学生就业心态:纠结的“编制”情结
  • 育儿妇产科护士:选老公千万不能走眼
  • 白益民:中国奇迹背后的日本推手
  • 陈浩武:明治维新前中日之间两场战争
  • 梅新育:反垄断不应过度看重罚款金额高低
  • 安邦智库:制造业升级亟需劳动力供应升级
  • 童大焕:闪婚贴上了调控的脸
  • 赵伟:文明是怎样退化的
  • 罗天昊:富人地图折射中国经济邪路
  • 苏培科:2013年中国经济该如何稳中求进
  • 梅新育:液晶面板反垄断案利好本土企业
  • 安邦智库: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以开放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