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宗商品牛市路径解剖 需求推动是根本原因(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0日 02:38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需求推动是商品牛市根本原因

  ⊙本报记者 刘文元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小瑜对记者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需求推动和由需求拉动逐渐演化的成本推动,因为作为初级产品的原油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原油价格的上涨必然拉动整个世界经济生产成本的上升。

  “基本的供需关系决定了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流动性过剩和期货市场的炒作等因素确实对商品价格的上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它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是决定性因素。比如有人认为是基金操纵市场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实际上基金只能在期货市场中进行操作,但是很多商品并不是期货市场交易品种,比如铁矿石。铁矿石并没有在期货市场中交易,铁矿石价格上涨是供需双方通过年度合同谈判来反映供需关系的结果,因此认为基金操纵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目前看理由并不充分。”张小瑜认为。

  针对粮价,张小瑜表示,虽然世界粮食供应短缺导致价格持续攀升,但是中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4年增长,农业部预测今年将是第5个丰收年,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够满足国内自给。中国农业生产只是面临结构性问题,即粮食总体过剩,但是油料生产不能自给。除了油料外,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国内市场不会造成太大的冲击。

  “实际上,中国粮食进口规模本身占消费总量的比重非常小,而且去年底以来,国家通过采取取消出口退税、征收出口关税和采取配额管理等措施,来限制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的流通,阻断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市场的传导,因此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粮食价格将保持稳定。”

  至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张小瑜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陡增,目前国际市场价格已由需求拉动转向成本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造成全球性通货膨胀。“中国从1995年开始成为初级产品的净进口国,并已成为多种大宗资源性商品的第一进口大国,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

  张小瑜认为,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提高大大增加了中国企业生产成本,而内需不旺将导致中国不得不为巨大的供应能力而保持对出口市场的高度依赖,而出口产品通过涨价转移成本的空间不大,一进一出,作为“世界制造车间”的中国成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主要承担者,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

  张小瑜还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可持续发展长期目标构成威胁。“一方面是高额的进口成本,另一方面是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迫使中国尽最大努力控制大宗资源性商品的进口增长,而措施之一就是加大国内供给,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减少对国际市场的冲击和国内外价格的扭曲,但这将对维护国内战略储备、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构成威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