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海运指数
BDI指数经过10、11两个月快速上涨过后,于12月中旬份开始回落,进入2010年1月指数延续震荡回调态势,数据显示1月28日BDI指数为2963,较11月19日创下的年内高点4661点,跌去36%。
BDI指数短时间内急剧下跌,主要受西方圣诞节和元旦节日气氛的影响,导致贸易量有所减少,市场即期租船力量减弱,另外,炒作FFA(远期运费协议)市场的市场参与者热情下降,FFA市场的黯淡加剧了BDI指数近期的跌势。
但业内人士指出,BDI一季度涨势基本确定,受市场需求利好,航运继续全面复苏几无悬念,但长期来看,运力仍是影响复苏前景的最主要因素。
4、钢材产量
2009年中国的粗钢产量达到5.678亿吨,同比增长13.5%,这是单一国家一年钢产量的最高纪录。
中国在全球钢产量中的份额也继续增长,2009年中国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6.6%,比2008年提高8.9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2009年世界粗钢产量累计为12.20亿吨,同比下降8%。主要产钢国和地区大多数呈下降趋势,仅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的钢产量有所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为5.67亿吨,同比增长13.5%。其中12月份粗钢产量为4766万吨,增长26.6%。由此可见,中国粗钢产量的持续增长对铁矿石的需求是在不断增加的。除中国产能利用率高企之外,现阶段美国、日本等国的产能利用率已恢复到60%,仍存在继续上升的空间。
5、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库存
截至1 月29 日,全国主要城市螺纹钢库存524.403 吨,与上周相比环比增加3.36%,同比增幅121.17%; 线材库存135.025 吨,与上周相比环比增加5.48% , 同比增幅56.82%。当前社会库存已经创出历史新高,成为市场人士担忧的主要方面。而库存量持续增加,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一是在前期钢厂提价下,贸易商和钢厂看好未来钢价走势,积极备货、积极生产;二是通胀预期加强,预期大宗商品将上涨;三是资金面宽裕,不急于降价销售;四是期货市场实物交割所需;五是部分用于抵押,进行融资。从库存的季节性特点来看,贸易商在春节前都有备货需求,目前库存的持续增长和钢材库存的季节性变化相吻合。但和其他年份有所不同的是,贸易商的备货是建立在高库存的基础上的,对钢材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6、进出口
2009年12月份中国钢材出口334万吨,为2009年以来首次突破300万吨,进口148万吨,净出口为186万吨。去年1-12月份累计钢材出口2460万吨,累计进口钢材1763万吨。
实际上,在去年4月份开始连续3个月净进口之后,中国钢材出口状况已经从7月份开始好转。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尤其是发达国家重建库存与设备投资的恢复,从而引发国际市场钢材需求增加。同时由于中国钢材价格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以及实际增产能力主要在中国,因此这种需求更多地表现为对中国钢材的需求。
尽管钢材出口、净出口创下了去年的月度最好纪录,但同比2008年出口量还是降低了不少。2008年我国钢材净出口4382.6万吨,而2009年全年累计697万吨的净出口量仅为2008年的1/6。
对于今年的出口形势,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的回暖,国际钢材需求将进一步增加。2010年中国钢材出口量有望继续增加。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国际钢价的回升,国内钢厂的出口形势已经开始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