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度黄金市场研究报告:或呈先涨后跌走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5日 01:11  西汉志

  第一部分:2009年黄金市场回顾及技术走势解析

  一.2009年黄金价格变化回顾

  2009年对于黄金来说是非比寻常的一年,从一月份的最低点801.50美元/盎司,强劲跃升至12月初1226.60美元的历史高位,425.10美元的暴戾涨幅,也绝对是黄金价格有史以来最抢眼的年度涨升距离。

  在世界金融风暴的宏观背景下,黄金的大牛市在全球经济的萧条与复苏,这此起彼伏的市场对抗之中,攫取了充足的滋养,构筑了深沉的积淀。在如下黄金价格近两年的走势图上,虽然2008年世界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之初,08年3月1032.50这一当年的历史高点所成就的不俗涨幅遭到悉数尽吐,险些将黄金价格打回原型600美元的区间。

  但是,09年经济复苏的良好趋势,将避险美元的保值神话做了一个彻底地了结,在“即使经济危机、但尚未世界末日”这一复杂投资心理的催动下,黄金市场的活跃将美元所演绎的风险厌恶情绪彻底掩埋。作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世界第五大硬通货,作为唯一具有金属商品属性的无限法偿货币,曾经代言了通货膨胀保值、对抗金融风险的黄金,如今改换门庭,成为了从经济危机梦魇中领先苏醒的热门资产。

图为黄金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西汉志)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诚如下图中所示,黄金价格在经历了从09年年初至8月一个高位盘旋的超大整理三角形之后,在8月底该三角形态的尾端涅槃重生,9月和10月分别成就了两度中规中矩的涨势,并在10月份一举突破了2008年1032.50的前期历史高点。而在11月至12月初,暴躁的黄金市场人声鼎沸,多头攒动,从1026.10狂涨200美元,打造了令所有投资者咂舌的1226.60新高。

  而12月份的回调整理,也止步于9至11月涨幅的中线,并酝酿着下一波涨幅。不过,其涨幅的上限,我们将在篇尾的走势预测中,与大家讨论。

  二.2009年各类经济活动对黄金价格走势影响分析本

  在政策频出、波澜跌宕的2009年,在对抗萧条、憧憬复苏的资本市场上,有如下事件可圈可点:(以时间顺序排列)

  奥巴马推新政

  作为新晋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走马上任的第一把火,其从一月份以来就积极游说并主持推动的总值高达8250亿美元的刺激方案,终于在1月28日被美国众议院通过。美股、黄金信心大振,风险偏好瞬间膨胀,金价更因此酝酿了一个多月的涨幅,一直将升势维持到2月20日的高点1006.20,把2008年金市暴跌的低迷情绪一扫而空。同时,也为后期的连破历史新高奠定了900至1000美元的整理平台,虽然这一整理平台运行时长延续了半年之久。

  美联储买国债

  09年3月19日,美联储出人意料的宣布,将要购买大约3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立时造成了美国长期公债收益率大幅回落。自1960年以来,这是美国首次购买政府债券,而且是以如此庞大的数额。同时,美联储还表示为救助次贷危机影响下阴霾的美国信贷市场,美国另将扩大抵押贷款相关债券的购买规模。

  美联储的此次决定,无疑与昭示世人,美国将大肆开动印钞机,美元的货币基础将会有惊人的放大,美国财政赤字再破历史新高,从国家到国人的负债消费发挥到了极致。从而也导致了美元遭受重创,美股和黄金全线走高。金价从883.40一路刷红至966.80美元。

  同时,此次美元开闸放水,也导致了美元最终成为套利交易的廉价货币,美元指数从此一蹶不振。其疲软态势,从下方2009年美元走势图上可见一般。

图为2009年美元走势图。(图片来源:西汉志)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以旧车换现金

  美国从7月1日起推行的“旧车换现金”计划,概况如下:消费者以车龄不超过25年的旧车回售给车商并同时购买新车,可得到政府补贴3500—4500美元。由于见风使舵的消费者可以得到实质的优惠,美国的确掀起一阵车市热潮,10亿美元的计划总额一周之内就补贴一空,以至于后期不得不再次追加20亿美元。

  该计划对于消费的拉动不言而喻,的确给市场带来一定的生机。在其推动之下,美股节节高升。黄金此时作为避险美元的对立面,其投资定义在保值与投机之间飘忽不定,耐人寻味,最终选择了与美股、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站在同一阵营,于是也在该计划的影响下构建了稳固的涨升基础。

  另外,与该计划拉动车市有异曲同工之妙,美国政府的“首次购房补贴”计划同样在经济危机的消费低迷的背景下,刺激着美国房市的回暖。

  传言刺激金市

  2009年10月6日,黄金的突然暴涨受到了一条假消息的过度炒作,英国《独立报》援引匿名来源的报道称,海湾国家正在与中国、日本、俄罗斯、法国等举行秘谈,探讨以一篮子货币取代美元作为石油贸易计价货币的可能性。随遭到俄罗斯副财长潘金(Dmitry Pankin)及阿联酋央行人士的否认,却无法挽救该消息对于美元的暴力打击。

  不过,通过这一事件可以看出牛市黄金见火即旺的强劲,还有,市场对于当时美元信心流失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而取代美元的首选,除了上述一揽子货币的乌合之众,就是可以委以重任的美元了,这也是美联储作用8000多吨黄金储备而毫不动摇的理由。

  迪拜偿债危机

  迪拜的债务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刚刚过去的11月末,在美国市场因感恩节而休假的时候,迪拜的经济巨头,迪拜世界集团赤字600亿美元,并已限期停止偿还债务,该集团旗下的棕榈岛集团也将押后清偿其40亿美元的债务,棕榈岛集团曾经备受关注、炙手可热的世界岛项目已经搁浅,这个按照世界地图填海造地的计划如今只是一个有过豪宅规划梦想的废地。据称,迪拜周边共有大小400多个工程停工歇业。

  于是,迪拜的债务危机之下,首当其冲的是全球的各大建筑公司,并蔓延到其他行业,银行业遇到信心困境,新兴市场遭受悲观牵连,最终致使股市整体的下潜。迪拜的债务难题引燃了市场焦虑心理,而这只是一个开端,信用恐慌不久将再次在金融系统里爆发。

  失业率大逆转

  2009年12月4日晚,在接受华尔街时报/Market Watch调查的经济学家对于失业数据相对保守的预期之下(其中,预测美国11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将减少10万人,失业率将继续维持在10.2%的26年最高水平),美国的失业率给出了一个惊人的利好:失业率回落至10%,非农就业人数减少1.1万人。另有其他报告细节推波助澜,比如临时雇工人数增加,增工行业范围扩大,员工劳动时间延长等。从下图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走势上看到,令美国经济危机难以真正瓦解的,正是就业市场疲软所带来的个人消费低迷,对于美国这个消费占GDP比重庞大的国家来说,毫无疑问的重中之重。

图为美国失业率走势图。(图片来源:西汉志)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按照黄金市场对于利好数据的一般反应来说,股市、金市应当给予正面的反馈,即报以涨势。但是,失业率首次回暖涉及了美国经济的根本性症结问题,是美政府最为头疼的第一要务。失业率如果确定触底反弹,将是美国金融风暴在严冬中第一次迎接春天的曙光。

  正是在这一根本经济问题上的逆转,就业数据反弹引燃了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从而导致了美元大幅上涨,也改变了黄金之前对于市场利好的一贯态度,金价继11月底暴挫之后再次大幅回落。

  主权信用问题

  除了亚洲的迪拜危机,欧洲的希腊、西班牙、波罗地海三国,中美的墨西哥接连爆出其国家主权信用被降级的消息。世界三大评级公司标普、穆迪、惠誉在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初没能对市场做出及时正确的引导,遭到了普遍的质疑和诋毁,于是此时相继频频出手,对部分负债严重的公司乃至国家轮番进行信用降级的轰炸,导致12月美国之外的投资避险情绪愈发浓重,美元从而受到追捧,终于在2009年3月至11月长期下跌的泥沼中展开反弹,黄金则相应回落,进行向下整理。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虽然内忧重重,可面对其他各国更加举步维艰,一时间变得信心满满。所以,正是在这样的投资情绪下,美元获得了短期的信赖。而这种信赖,在世界经济整体形势的低迷,显得缺乏足够的稳定。毕竟,作为这一场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美国在全球经济哀鸿遍野的时候,怎么能够独善其身。

  09年回顾总评

  在这一年中,最直接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莫过于美元。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储主席伯南克等一系列美国政要四处疾呼力挺强势美元的同时,美元却在毫无阻拦的下跌。我们抛开美国政府这种惯常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政治手腕不提,单就美国目前的市场形势而言,高高在上的失业率仍然令其政府痛心疾首。解决之道,当下似乎只有扩大国内生产,以增加就业岗位,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最快捷的办法就是以低廉的美元促进国际市场上美国商品的竞争优势,增加出口。

  所以,会出现今年美元指数的一气呵成的下跌趋势。而黄金则在美元持续下行,大宗商品上涨的氛围中,以其同时具备货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显著保值特点,成为了覆盖避险情绪和复苏信心的双料赢家。2009年,是黄金上涨的一年,而下一年黄金能否维持这样的强劲呢?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