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扼住金融衍生品风险的喉咙(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8日 08:55  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公司创业团队的成员都是谁,能介绍一下吗?团队是如何搭建的?

  马重:公司的合伙人马越,也是一位留美回国人员,同时又是出色的企业与市场策划专家。他早年就读于四川财经大学,2002年获纽约ST. Johns大学的MBA学位,专业为金融及风险管理。2004年回国创业,担任深圳东方银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越熟悉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运作,并有着深厚的人脉关系,将负责重点客户的开拓。另有一位合伙人,是浙江一位很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对公司的启动与运作一直给予大力帮助,如果没有他的支持,我们的起步会困难得多。

  公司的开发团队里,有一批来自清华、北航、中科院等单位的研究生、本科生。整个开发团队朝气蓬勃,对于能在金融风险这一前沿领域工作都十分热爱与自豪,工作非常投入。

  《证券日报》:请讲讲您公司目前运营的情况,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

  马重:公司主要精力仍然放在研发业务上,也开始一些前期的市场准备工作。金融海啸对全球各行业的业务都会有影响,程度不同而已。国内由于金融海啸,一些金融创新的业务明显放慢,股指期货迟迟未能推出,导致各机构都处于观望状态,而国外金融机构的动荡就更大了,这对我们的发展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但另一方面,我们的产品正好是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所以这种市场环境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

  公司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这里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但是也感觉到在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下不利因素与投资成本在不断增加的压力,如五险一金、残疾人费用、新劳动法实施等新的因素,以及北京地区的高工资水平,导致企业运转的成本越来越高。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正在采取措施为中小企业解压,希望有关措施能尽快出台并落实。

  《证券日报》:据了解,公司将以引入PE和VC作为重要的融资手段。能不能请马总谈一下风软公司目前在融资上的进展?以及对未来的战略投资者有哪些要求?

  马重:公司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专门从事衍生品交易风险管理系统研发及技术服务的企业,由于全球金融信息技术市场的高速增长和中国风险管理产品市场的巨大潜力,这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

  实际上,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就陆续有海外的PE表示有兴趣,国内也有VC与我们联系。通过适当的融资途径,引入必要的外来资本,将有助于企业更快更大规模的发展,在这点上我们会采用积极的态度。

  《证券日报》:贵公司作为国内风险管理技术开发的领航者,未来公司的战略发展框架是什么?目前的实施进展如何?

  马重:我们公司研发的新一代风险管理与监控系统,可为不同用户如银行、市场监管机构、交易所、经纪公司、基金经理以及高端个人投资者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无论何时何地,用户都可通过微软的Windows平台或互联网浏览器监控他们的组合投资,精确地进行风险管理。

  公司与全球衍生品交易所的龙头老大CME集团在衍生品风险管理方面密切合作,对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加以推广及市场宣传。另外,公司还积极参与中国衍生品市场的风险教育与市场培育工作,还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中英文网站“衍生品与风险管理”www.drisk.cn,我们会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提供衍生品知识、市场数据、行业资讯等,直接为投资者服务。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