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市场研究:政策调控利空连豆 中国需求支撑美盘 (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3日 08:27 北京中期

   市场研究:政策调控利空连豆中国需求支撑美盘(2)

中国海关大豆年度进口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三、当前影响大豆市场的因素分析

  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旨在平抑粮油价格

  11 月,中国大豆走的是政策调控路线,目前变化首先在国家对国内物价水平调控政策上,由于物价持续走高,国内通货膨胀水平连续3 个月保持在6%以上,为此我国政府开始加大了市场调控力度。而控制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似乎成了首要任务,比如降低大豆进口关税、抛售玉米、增加小麦抛售力度、进口豆油、增加油脂生产补贴等。豆油价格冲高后趋稳主要是受到国家进口40 万吨储备油,后市可能投放市场增加供应,满足市场需求,平抑价格上涨的预期压力。从豆油进口月度统计图上也看出,今年豆油的进口量已大大超过去年。

   市场研究:政策调控利空连豆中国需求支撑美盘(2)

中国豆油进口月度统计图。(来源: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而明年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两个防止”:中共中央政治局27 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当然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食品价格会成为调控首先眷顾的领域。

  2、粮食采购和销售主体的态度

  我们观察大豆、豆粕和豆油的价格走势来分析一下粮食采购和销售主体的购销态度。我们看到,国内四级豆油的价格在11 月中旬已经涨至10000 元上方,同时豆粕的价格也飙升到近3900 元,这都是历史上的高价,对于油厂来说利润空间较大,因此对于豆子的采购态度积极,而且敢于高价收购,而农民由于手中库存较少,且看到需求的旺盛,因此保持强烈的惜售心理,大豆的价格直线拉升。而11 月中下旬市况发生了转变,大豆的现货价格依然保持坚挺向上,而豆油和豆粕的价格出现了回落,据悉近期豆粕的销售出现了较大的难度,市场成交清淡,高价豆粕无人问津,豆粕价格调整的幅度较大。这种情况正好配合着期货市场大幅调整,油厂在此情况下采取了谨慎的态度,黑龙江地区的大部分油厂停止收购或者缩减收购量,而贸易商看到大连市场与产区倒挂的价格也无利润可言,收购也几乎停滞,而农民的惜售情绪并没有因此消失,因为商品豆的收购依然还是维持坚挺的价格,双方已悄然打起心理战。但市场已经出现了成交清淡的状况,后期随着进口豆到货的增加,国产豆的高价能维持多久值得思考。如果出现调整,那么调整的幅度还要视后期需求而定。

   市场研究:政策调控利空连豆中国需求支撑美盘(2)

中国大豆价格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市场研究:政策调控利空连豆中国需求支撑美盘(2)

国内豆油价格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注:国内四级豆油价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