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5日03:01 中国基金报

  7月22日,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广发基金联合主办,中国基金报协办的“2016公募FOF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举办。资产管理领域的120多位精英、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公募FOF业务的市场机遇和挑战,分享借鉴海外FOF的成熟经验,并对公募FOF产品设计、投资运作、市场培育等实践方面的课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共话我国公募FOF的健康发展之道。

  FOF或为公募带来万亿体量

  6月17日,证监会发布了《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标志着国内期望已久的公募FOF即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而公募行业也意识到了FOF推出将对行业产生的重大意义。

  业内人士测算,截至2016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资产总规模高达7.9万亿元,而比照美国公募FOF规模在共同基金中11%以上的市场占比,中国公募FOF未来市场容量有望突破万亿元。

  国内公募FOF尚处于起步阶段,借鉴海外的运作经验的意义不言而喻。美国普信集团副总裁、北亚区总经理林羿介绍,在FOF的投研管理上,首先要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确定FOF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战略性的资产配置,建立一个强大的、有深厚经验资产配置团队;二是根据市场情况,在投资“战术”上进行微调;三是投资上要以公司最擅长的风格作为基石。

  “FOF是否适合公司自身的投资风格直接决定这个产品是否受市场欢迎”。林羿表示:“在这方面一定要打好坚实的基础,要切合实际,战略设计上要到位。只有有明确投资目标、战略资产配置能力,又契合公司投资风格的FOF才能获得市场认可。”

  在林羿看来,真正好的FOF不仅要投资国内的股市、债市,还要抓住海外的投资机会,通过多元化投资来控制风险,追求最佳的投资收益,真正为投资者实现资产配置的全球化。

  面临产品不均衡等问题

  在行业发展机遇面前,更多的与会嘉宾认真思考公募行业的现存问题对开展FOF的影响,以及行业需要为此做出哪些准备工作等。

  广发基金另类投资部资深投资经理朱坤表示,随着无风险高收益时代的终结、居民财富管理从“固收类投资”过渡到“固收+多资产”类别的投资,单一的“买入并持有”一种资产的策略无法获得良好的收益。大类资产配置的时代已经到来。而FOF作为新时代的必然选择,也秉承了行业从产品到“产品+服务2.0”升级的大趋势。

  朱坤也坦言,公募FOF推出将面临基金产品结构不均衡的问题。目前,公募总规模近8万亿元,基金数量有3000多只,但货币型基金过半,被动基金占比仅为6%,对FOF的资产配置将带来影响。

  博时基金副总裁王德英认为,我国推出FOF需要注意几点:一是要注意主动管理基金的风格漂移问题;二是我国的基金经理整体偏年轻,风格不一定稳定,对此要建立一个动态的跟踪机制。“国外的资产管理公司开展FOF业务有一整套体系,我们要真正达到这个能力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准备,从投研模型、投资风险,包括IT系统、人才、销售等方面投入大量的准备工作。”

  FOF在国内的投资实践

  其实,在公募FOF正式推出之前,已经有私募、券商或公募专户推出了一些FOF或类FOF的产品,这些产品的运作经验或为公募FOF的开展提供借鉴。

  国泰基金公司产品研究主管刘洁倩介绍,他们公司设计发行了一只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QDII类FOF,产品有效结合了客户需求、公司优势和未来发展定位,投资的基金主要是境外知名资产机构发行的、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基金产品。

  歌斐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郭弘仁也介绍,2015年初,发行了公司第一只公募FOF。首先明确FOF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收益比,了解客户对基金波动和流动性的需求等;其次是寻找匹配上述目标和投资需求的管理人,并要求管理人投资风格稳定;最后,把FOF的交易执行成本做到最低。“将来FOF重要的是比规模,比运营能力和品牌。要把FOF交易执行下去,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所有的成本控制到最低,双重收费、频繁交易、申购赎回,这些都是费用,如果这些费用没有控制好,运营的成本会不断增加。”

  郭弘仁还强调,做FOF需要特定的市场环境:一是基金管理人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规模达不到,就缺乏可供筛选的标的;二是基金风格与策略要多元化,这样才能分散投资风险;三是需要监管层的推动以及养老金制度的配套改革等。

  安志资产总经理马永谙也表示,他们的产品虽以FOF形式存在,但操作方式与FOF还存在差异。他们不会投资市场上已经成形的公募或私募产品,而是与私募基金经理或专户单独成立一只基金,将该基金定制成由他们做管理人、基金经理做顾问的双重管理产品。

  “定制风险是FOF管理核心的目标,也是资产配置的目标,定制产品的目标是为了让它的风格更稳定、更清晰。”马永谙强调。

  (李树超)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相关阅读

负责任的政府不会放纵泡沫沸腾

要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放纵房地产泡沫的沸腾。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每到敏感时点,人们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不要担心,政府会打理一切,不会让泡沫破裂1吃过苦头的日本人说,还有比这更让人担心的安慰吗?

房价高是因为大城市住宅土地少

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真正用于居民居住用途的土地占比还是偏低,生产建设用地占比较高。大城市住宅土地的供给不足,是导致房价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铁总年报探秘国企高杠杆之谜

从铁总一张资产负债表来看,降低负债水平和/或提高其盈利能力与改善现金流的政策选择有三:1、加大债券融资比例。2、将优质项目的国有债权置换为股权。3、将优质的高铁项目分拆上市,将未来现金流与投资者分享。

万科之战中宝能系的神奇生钱术

万科9000字举报信成了热门财经话题,宝能系调遣资金的本事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新浪财经“愉见财经”下面就为大家回顾分析,也是带各位“参观”一番,宝能一路上屡屡砸下大手笔资金背后的那个“弹药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