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基金:你若质押 我便安好

2014年07月07日 09:25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文章来源:股市动态分析周刊

  余斌

  前记:买与不买,这是个问题。尽管关于介绍和研究分级基金的材料汗牛充栋,然而各位看官仍是雾里看花,有热度没行动。不如这次且听她自己娓娓道来。

  我是分级基金优先份额。

  世人都喜欢一些简单易记的名字,曾几何时,我就被称为分级基金A份额,有时直接称我为A。与我同袍相连的孪生哥哥分级基金进取份额则被人戏谑为B。这种称谓让我觉得自己是某种危险而神秘任务的代号,丝毫不能凸显我的优雅与从容。不过相对进取份额那个更傻呆呆的二货简称,我也渐渐能聊以自慰,坦然以对了。

  从分级基金家族诞生的那天起,我与进取份额便被赋予不同的使命。经过几年的发展磨合,我的净值按照约定收益计算回报,进取份额则独自承担母基金的净值变化。想当初,我和进取份额平分了从母基金继承来的家产,每人一份。族长深思熟虑后,安排进取份额每年向我支付约定收益,而家产的实际经营权则由进取份额掌管。无论当年丰欠,母基金的风险收益均由进取份额一人担当。虽然我名义上也是家族的一员,但实际上对家族资产的经营已无从过问。这些年,看惯了市场涨涨跌跌,进取份额也在其中起起伏伏。自从掌管两份家产后,进取份额也曾风光过,甚至一度成为市场的焦点和宠儿,但更多的是风光过后的落寂和面对净值下跌的惆怅。每念于此,深感族长当年高瞻远瞩,在基金行业凋敝的年景里,我们家族仍能够发展兴旺。截然不同的使命皆因市场众口难调,有人喜欢波动和杠杆,有人喜欢安全和稳健。管理学称之为细分市场,在我看来,都是出来卖的,讲究个投其所好。

  随着时间的沉淀,世人也逐渐了解了我与进取份额的特点。多数时候,市场以固定收益的思维方式对我定价。但在市场上发生了三只分级基金触发向下不定期折算后,我多变不羁的一面也终于向世人展示。在进取份额持有人寻死觅活的时候,好在我的持有人却在分享收益机会。当然,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尽管我有很多优点,然而我的投资价值却不能得到普遍的认同。市场对我的非议主要有两点:一是虽然我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但我的价格形成机制与固定收益品种却有很大不同;二是认为我的投资回报没有优势,短期投资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关于第一点,我必须声明世人对我的与众不同有些言过其实。正常情况下,我似乎被当成信用债来定价。但当进取份额净值大幅下跌时,进取份额的价格杠杆赶不上净值杠杆上升的步伐,就意味着进取份额的溢价要上升,因为配对转换机制的存在,我的折价会扩大价格将下跌。如果进取份额净值进一步下跌时,一旦形成向下不定期折算的预期,我的折价会缩小价格将上涨。意味着我的价格与进取份额净值有一种微妙的正向与反向关系。这让熟悉固定收益的投资人的确有些难以理解。但是,从长期持有的角度来看,我带给持有人的就是一系列稳定的现金流,从而与固定收益并无二致。如果考虑向下不定期折算带来的现金流变化,我的投资价值应该优于固定收益品种。经过抽丝剥茧后,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我固定收益属性的本质。至于第二点,短期收益的不确定性确实存在,而没有优势则大谬也。我活泼多变的个性注定我不走寻常路,自然也不能完全照搬固定收益的思维看待我短期的变化。而且,我的长期投资回报并不比信用债收益率逊色。

  我心理明白,苦口婆心并不能换来与固定收益品种的一视同仁。在他们眼里,我没有显赫的发行方和担保方。他们派息时发的是真金白银,我却只能折算为母基金,持有人必须将母基金赎回后才能拿到现金。看起来,我像个异数。殊不知,基格不再,注定平淡无奇,永葆创新,自然基业长青。世人不是排斥新兴事物,而是习惯了挑剔与冷眼旁观。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对此早有精辟阐述,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个性也随之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带着世俗的偏见,我渐有归隐之心。直到看到他的横空出世。

  他是一份文件,《关于2014年6月7日开展基金质押式回购全网测试的通知》。深交所[微博]首次将分级基金优先份额纳入质押标的范围进行全网模拟测试,折算率0.008,相当于债券0.8的折算系数。虽然只是一次貌不经意的测试,却点燃了我久违的热情,给了我生生不息的希望。质押对于我有三大好处:其一,正名。相当于债券的折算系数,质押给了我固定收益的名分,从此可以与债券平起平坐;其二,兼顾。不能质押前,持有人得到了我,却牺牲了资金的流动性。若能被质押,则持有人只要判断我的投资回报能够匹配长期资金成本,即可长期配置,无虞短期流动性的缺失。因为,长期配置和短期流动性可以兼顾,一旦市场出现好的投资机会,持有我的短期收益机会也会上升;其三,杠杆。不能质押前,杠杆仅是进取份额的专利。质押后,意味着持有人也能够给我增加杠杆,持有人可以利用质押后的资金再买入我。利用这个属性可以更好地与现有的投资策略进行结合。一种是利用杠杆放大我的久期。当长端利率比短端利率下降更多时,增加杠杆能更好地提高我的投资收益机会。如果不是也无妨,因为我的久期远大于一般的债券,我对利率变化更敏感。只要利率下行,持有我仍有望获益不菲;另一种是出现事件性机会时增强收益机会。当进取份额向下不定期折算时,我可以被看成是债券与看跌期权的复合体,增加杠杆将放大期权属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增强收益和管理风险的目的。

  一切看来令人期待又妙不可言。

  (作者系鹏华中证800非银行金融指数分级基金、鹏华中证信息技术指数分级基金基金经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内蒙古驾豪华越野车拍马群者身份曝光
  • 体育世界杯-阿根廷进四强 荷兰点球晋级 视频
  • 娱乐汤唯带金泰勇拜见父母 两人深夜同返酒店
  • 财经 多地暗中研究放松限购 下半年或潮涌
  • 科技锤子手机7月8日发货:首日备货不足千台
  • 博客不公布“夺刀少年”高考成绩是残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夺刀少年被江西省内高校免学杂费录取
  • 曹中铭:爆炒新股必将付出代价
  • 易宪容:货币政策新常态面临大风险
  • 沙黾农:中国股票成珍稀外交礼品
  • 张化桥:股市见底需三大现象好转
  • 刘石:北京地铁涨价的神逻辑
  • 陈思进:千万别做最后接棒的那个傻瓜
  • 龚蕾:全球最热的五个股票市场
  • 陈思进:中国房价下跌一半也不会崩盘
  • 钮文新:A股四重底尚缺两底
  • 余丰慧:从两个住房数据读出巨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