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热捧打新基金

2014年06月07日 07:00  信息时报  收藏本文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叶静) 由于上一波新股表现抢眼,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随着二批新股即将开闸,打新基金又成为近期市场争抢的“唐僧肉”。不过虽然市场情绪高涨,但有分析人士认为,打新会是近期较为确定的投资机会,但打新新规之下基金打新收益可能会有所降低。

  打新基金受追捧

  在证监会[微博]表态6月份开始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以后,就意味着新股上市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虽然此前证监会已经叫停打新基金,但是基金公司却想尽办法“钻空子”,利用新基金有6个月建仓期的规则来参加打新游戏。信息时报记者昨日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本周三,目前已经成立的权益类产品总数超过60只,多数净值仍在1元上下微幅波动,建仓迹象不明显。沪上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新发基金有打新意图,因此一直迟迟没有建仓。

  因为 “噱头”十足,市场反应也较为积极,近期成立的偏股型产品募集速度较快,一些产品刚刚达到两亿元成立规模便宣告结束。公开数据显示,近期成立的产品平均募集期为21天,低于此前一个月的平均募集时间。中海积极收益、东方多策略等产品的募集期仅为几个交易日,南方基金中国梦基金在短短十几日内便达到十亿元募集上限。 诺安的一款打新基金也在一周内售罄,连公司的负责人都表示出乎意料。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微博]表示,过去基金市场上,并没有太多专职于打新的基金产品。此次IPO重启的特殊背景,让这些基金有了生长空间。新华基金[微博]的负责人此前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因为第一批新股的示范效应,有打新意图的基金确实更受市场欢迎。

  昨日记者采访到招商银行华景支行的一位理财经理,“新股马上开闸了,打新产品目前是热门,一经上市便被争抢一空,我们这里发行的具有新股概念的基金,基本都是提前结束募集。”

  打新获利难度将加大

  业内人士普遍表示,打新规则改变之后,基金公司打新收益将降低。同时,基金打新收益与基金规模、中签个股资质等有较大关系,投资者应仔细鉴别。前海开源基金专户投资部投资副总监、投资经理叶戎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新一轮新股上市后的收益与今年首批新股应该差距不大,目前来看打新仍然是较为确定的可以获得正收益的投资方式,新股遭遇暴炒的情况很难在短期降温。他认为,专门以打新为卖点的基金收益未必会太高,规模超过十亿元的基金,打新收益在净值上很难得到体现,规模在3至5亿元之间的产品较为适宜。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参与大盘股打新较为适宜,此类个股虽然首日涨幅不大,但中签率远高于小盘股。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白岩也表示,新规要求网下申购将剔除至少10%的最高报价,使得以往报高价就能中签的模式失效,也增加了中签的难度。打新的收益不再如以往确定。新规规定网下申购中不少于40%的份额,将向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配售。该规定虽客观上提高了公募基金的中签率,但公募基金打新成功又会遇到资金追捧,稀释掉收益。因此投资者应挑选报价能力强、股票仓位较低的产品。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全国上半年通报查处12名女官员(图)
  • 体育世界杯-意大利2-1英格兰 英队医离奇受伤
  • 娱乐黄奕发律师函正式提离婚:曾多次遭家暴
  • 财经人民日报四问楼市:不会出现断崖式暴跌
  • 科技工信部推新规治理iMessage垃圾短信
  • 博客今天我们该如何做父亲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恶搞“葫芦娃”毕业照走红(组图)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
  • 沙黾农:股市将从底部跃升
  • 叶檀:中国大妈买金输给了美联储
  • 时寒冰:IPO重启下的股市困局
  • 方泉:“微刺激”出吃饭行情
  • 陈思进:驳任志强“房价拐点未到论”
  • 陶冬:联储声明寻先机 美选举现变数
  • 冉学东:“闭上眼睛”打新股
  • 王海滨:从常识看中国财富转移时刻
  • 天天说钱:“中国式投资”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