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革军
余额宝以其便利和诱惑激起层层波浪,成为当下经济金融热门话题。这并不奇怪,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争议,利益越大,争议越大。余额宝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不到半年,规模就突破4000亿元,客户超过6100万。这种速度是包容性金融政策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管理当局的包容以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才造就了互联网金融的高速成长。
余额宝是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上线的余额增值服务,通过它可获得比活期存款利息高的收益,并能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目前市场上各种“宝”类产品或投资货币基金,或进入协议存款,收益虽有波动但处于较高水平;准入门槛低,存取灵活,使用便利,电商推出的产品可直接与其支付工具对接,即时实现消费支付、转账等。这些特点契合了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消费需求。
余额宝爆炸式的增长引发了激烈争论:有观点认为,余额宝折射了现有金融体制的缺陷和金融供给的不足,倒逼存款利率市场化,强化了改革的动力和方向;也有观点认为,余额宝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却同时具有支付转账和投资货币基金功能,游离于传统监管之外,造成了不平等的竞争;还有观点认为,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购买货币基金,由基金公司进行管理,是重要的市场创新;更有观点认为,余额宝一类的产品无异于“寄生虫”“吸血鬼”,应予以取缔。
毋庸置疑,这种跨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金融模式的确存在潜在风险:货币型基金的收益并不是固定的,会随货币市场波动而变化,一旦基金缩水或投资者集中赎回,而基金流动性不足时,会面临被动局面;余额宝使部分活期存款转移到货币基金,再进入银行协议存款,既造成存款流失,加大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也带来一定量的货币空转。另外,互联网金融监管正在探索,相关政策的走向也给余额宝的未来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所有的金融活动都存在风险,但风险不应成为创新的障碍。技术进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便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技术与金融结合孵化的新型服务,既需要有包容、开放,也需要审慎。因此,对不同观点应进行理性分析,既要看到余额宝带来的机遇和活力,也要正视其潜在风险。从全面深化改革和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出发,统筹规划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引导新兴金融稳健发展。
微观上,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和社会公众应理性对待余额宝等新业态。商业银行应客观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加快改革创新,更好满足市场需求;互联网企业应强化自我约束,做好风险准备,加强风险提示,防止误导和欺诈行为,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社会公众及投资者应科学判断产品及自身行为的利弊得失,在利益和风险中把握平衡。
宏观上,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治理改革,加强监管协调,减少规则套利,强化功能监管。这既是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要求,也是余额宝的重要启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人民银行多次表示,应增加容忍和观察,呵护创新,逐步完善相关的政策;银监会表示,密切关注互联网金融风险,减少监管套利;证监会也认为,余额宝及相关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的推出是市场创新的积极探索。相信“一行三会”通过积极磋商和协调,会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增强监管的包容性、一致性和审慎性,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余额宝的问题不仅仅是余额宝的问题,余额宝的机遇也不仅仅是余额宝的机遇。走出零和博弈的思维,以技术革命和支付革命的视角,谋划和推动中国金融业升级和变革会更有意义。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