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只ETF累计回拨3.62亿元进入基金净资产:华夏沪深300ETF净值提高1.75%;南方东英中国A50ETF净值提高0.47%;易方达中证100ETF及中华交易服务中国120ETF分别提高2.50%和0.14%。
中国基金报记者 姚波
中资公司“出海”,如能合理妙用当地政策,基金持有人就能从中获益。今年以来,华夏、南方、易方达等大型基金公司的香港子公司纷纷宣布,将不再就基金的资本利得税计提拨备。做出调整后,上述基金公司旗下4只投资A股的基金收益中有逾3亿元回吐基金净资产,基金净值相应提高,投资人直接获益。
实际上,目前以资本利得为代表的税收政策并不明晰,此次中资RQFII产品利用《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取得突破,将给相关ETF产品带来新的竞争优势,但其中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资本利得税政策不明
基金按10%计提拨备
RQFII及QFII海外机构投资中国,最关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投资收益的汇入汇出,这涉及外汇管理政策;二是投资所得税问题,尤其是资本利得税问题。
根据定义,资本利得税是对资本利得(低买高卖资产所获收益)征税,常见的资本利得如买卖股票、债券、贵金属等所获得的收益。例如1元钱买入的股票,2元钱卖掉,赚到的1元就是资本利得,如果以计提税收拨备的现行比率10%计算税率,则应缴纳资本利得税0.1元。
据了解,对境外机构是否征收资本利得税一直没有定论。近一年来不时传闻会有政策出台,甚至有人推测资本利得可能和国内一样免征。事实上,国内尚无资本利得税这一税种,香港则是明确了对基金免征资本利得税。
尽管如此,基金出于谨慎起见,往往计提拨备。目前基金计提10%的资本利得,而且计提部分不能投资,只能划转至单独账户,这就降低了基金的投资收益,也增加了产品投资的不确定性。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24日,华夏沪深300指数ETF累计做出预扣税拨备1.5504亿元人民币。截至2月14日,南方东英富时中国A50的拨备金额为1.112亿元。截至3月3日,易方达中证100ETF及中华交易服务中国分别拨备9554.8万元和25.41万元,上述4只基金共计提拨备3.62亿元人民币。
携手税务专家
华夏香港率先突破
华夏香港是首家宣布调整的香港子公司。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怡达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RQFII制度引入香港后,因为资本利得税计提的做法给海外投资者造成困扰,我们开始研究公募基金税收的相关规定。”2012年下半年,华夏香港和税务顾问安永一起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内地和香港之间的一项税收协议让基金公司看到了机会。2007年1月《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下称“《内地和香港税务安排》”)开始施行,根据安排,香港纳税主体转让中国公司股份的多数资本收益将仅在香港征税。如果该协议可以套用在基金公司的产品上,那么投资A股的基金则可以按照香港相关税法规定,免征资本利得税。
不过,《内地和香港税务安排》中并没有规定基金该如何操作,香港基金算不算法律上的纳税主体因此成为关键。“我们与税务顾问进行了沟通,基金在香港成立,以独立法人存在,且在香港纳税,税务顾问认为,这已经构成了纳税人条件。”陈怡达说。
华夏沪深300ETF税收政策变更公告显示,该基金于2013年10月16日取得税务局发出的香港税务居民证明书,其香港税务居民身份得到确认,并表示将每年申请该纳税居民身份。
“一旦构成纳税人条件,我们就可以利用相关税收条款,不需要再计提资本利得税。安永也认为,现在开始不用为这些投资拨备计提资本利得税。”陈怡达说。
2014年1月27日,华夏沪深300指数ETF宣布将不再就基金的资本利得进行税收拨备计提(土地富有公司的A股除外);随后,南方东英跟进,2月17日对旗下ETF作出类似调整;3月4日,易方达香港也对旗下2只ETF做出了相应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依据中港安排,买卖土地富有公司(具体而言,是一半及以上资产由位于中国不动产构成的公司,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公司)发行的A股时,基金仍需要计提资本利得税。
投资者目前受益
未来仍存课税可能
从基金公司角度看,免于计提拨备相当于增加投资者收益,这成了基金的一大卖点。除了原有计提部分可以回吐到基金净资产并重新投资外,新的资本利得可以100%计入净值;ETF产品还可以减少基金净值和跟踪指数之间的跟踪误差。
根据基金公司公告,前述4只ETF在扣除计提需要拨备的土地富有公司后,累计回拨3.62亿元进入基金净资产。在取消相关计提拨备后,华夏沪深300ETF净值提高1.75%;南方东英中国A50ETF净值提高0.47%;易方达中证100ETF及中华交易服务中国120ETF也分别提高2.50%和0.14%。而对于后续买卖的投资者来说,ETF净值也会更加贴近指数的表现。
有基金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会受到投资者欢迎。“这样做对投资者更有利,相信投资者的兴趣会更高。”陈怡达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
但也有人持谨慎态度。上海一位法律界人士认为,目前并无法律意义上的免征,也没有税务部门的明示,基金是依据《内地和香港税务安排》而自行作出的决定。汉坤律师事务所资深基金专家王勇表示:“在国税局没有明确政策之前,不做计提可能是比较激进的做法。随着QFII及RQFII额度的增长,资本利得税问题不可能长期不明确。”
做出调整的基金在公告中也明示了此项调整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内地和香港安排日后可能变更;基金的香港税务居民资格需要每年认证;内地税务部门对调整可能持有不同观点,以及对土地富有公司的认定也存在区别。
有基金业内人士认为,不计提拨备还面临可能征收的潜在风险。如果资本利得税计提部分占资产净值相对较小,对基金净值的影响较小,风险相对较低。然而,对于规模较小的基金,一旦需要补缴,就可能出现税收部分大于资产管理额度的情况,管理人可能需要赔付。
“我们需要给投资者做出风险提示,目的是对基金做出更为公允的估值,降低追踪误差,但并不代表未来一定不会课税。”陈怡达表示。
嘉实等跟进
是否香港纳税人成关键
这种做法能否推广?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判断。
“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产品必须在香港设立,海外设立的产品通过香港认证注册的不算;其次,基金的主要管理人必须在香港。RQFII-ETF以外的主动管理产品也可能适用。”陈怡达表示。
南方东英机构客户部王轶丁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如果某产品在香港设立,但产品的管理人在中国内地,可能界定为香港纳税人还是存在难度。以华夏和南方东英为例,产品均在香港设立、且在香港独立的运作,因此被认定为香港的纳税人没有太大争议。QFII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同样可以适用。但是最终的风险由管理人自行承担。
目前,还有产品陆续跟进。嘉实MSCI中国A股指数ETF已发出公告,表示正在就此进行税务方面的咨询,并就预扣税拨备方法可能变动进行了提示。
实际上,不光是在香港,只要和中国内地签署过免除税务双重征收协议的地区,都可以套用纳税主体的条款。据南方东英内部人士介绍,今年1月在欧洲发行的首只A50ETF也直接免提资本利得税。该产品由于注册地在爱尔兰,中爱存在相关免双重征税条款。
海外基金相关人士表示,随着海外投资中国的范围日益开放,中资和海外公司将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对管理经验且海外客户资源丰富的海外巨头,中资公司对国内相关法务问题更加熟悉,将来可能在产品设立、法律适用以及投资决策上可能更具优势。
雷曼兄弟曾补缴4亿元税款
海外机构投资中国的收益,被要求补缴税款已有先例。2010年末,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就曾向雷曼兄弟(欧洲)征收买卖证券价差所得税,共计3.99亿元人民币。
已在金融危机中倒闭的雷曼兄弟,需要清算海外资产,当时雷曼在中国投资近7年间实现的买卖证券总收入共计39.9亿元人民币。以企业所得税缴纳,适用的税率为10%,按此计算,雷曼兄弟共计上缴税金3.99亿元人民币。
通常而言,营业税包括了股息、红利及资本利得税,不过,由于我国尚无资本利得税这一税种,且相关部门并没有披露该案中买卖证券总收入的计算方式,因此对是否征收资本利得税还处于不明确状态。
什么是资本利得税?
资本利得税是对资本利得(低买高卖资产所获收益)征税,常见的资本利得如买卖股票、债券、贵金属等所获得的收益。例如1元钱买入的股票,2元钱卖掉,赚到的1元就是资本利得,如果以计提税收拨备的现行比率10%计算税率,则应缴纳资本利得税0.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