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高
早在2013年四季度前后,中邮创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邮基金)某基金经理因“老鼠仓”被查的消息,就已在市场上有所传言。
随后,中邮基金旗下中邮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型基金,最终以80.38%的收益率,夺得2013年度全市场业绩冠军。
一直到厉建超涉“老鼠仓”案发,业内仍然不解,曾在2013年上半年掌管上述基金,并把收益拉至62.20%的厉建超,却在当年7月下旬突遭“下课”,反而是首次履新的80后基金经理任泽松凭借该基金“功成名就”。
3月3日,有媒体报道称中邮基金厉建超或涉老鼠仓,已于2月11日被有关方面带走调查。此前的1月28日,中邮基金公告,厉建超因“个人原因”离职。如果传闻属实,厉建超将是近年来首例在北京基金圈被查处的权益类基金经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致电中邮基金相关人士,但对方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近年来的首例“京系鼠患”
厉建超历任多家基金公司研究员,其基金经理生涯始于2011年底担任中邮核心优选基金经理。中邮基金在经历彭旭时代的辉煌之后,便陷入长期低迷。2013年,该公司凭借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再度封冠,但其背后的故事颇值得斟酌。
2月11日,厉建超被带走调查,成为这一案件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按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说法,在此之前,深交所刚刚完成一轮大数据筛查。也正是在这一轮筛查之中,市场传出消息称,有超过20名基金经理被调查。最新的比较确切的消息也显示,被调查的基金经理可能达到10人以上,并牵涉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
厉建超事件是不是因此而爆发,目前尚不得而知。
实际上,早在2013年四季度或更早些时候,就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中邮基金的冠军基金经理被证监会调查,当时厉建超已卸任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经理,彼时业绩冠军为任泽松。随后四季度期间,任泽松的管理业绩不降反升,这一传言也不了了之。
此后不久,上海多位基金经理被调查,在市场上一度风声鹤唳。
2013年7月,厉建超突然从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任上卸任。在此之前,厉建超与任泽松同时执掌该基金,当时该基金年内业绩已达到62.20%,位列所有主动管理型基金的第一名。
相比上海、深圳近年来频频曝出老鼠仓事件,厉建超也是近年来A股首例被查的在京基金公司权益类基金经理。
相比其他基金公司“老鼠仓”事件,如果事后来看,利用中邮旗下基金重仓股进行提前买入卖出操作,获益的确定性和比例将更为可观。
2013年上半年,中邮基金重仓的旋极信息(300324.SZ)、汉鼎股份(300300.SZ)、银邦股份(300337.SZ)、苏大维格(300331.SZ)、海思科(002653.SZ)等,均是当时A股市场上的翻倍或走势更强劲的个股。
而在同一年,中邮旗下多只基金通过交叉持股的方式,使得在上述个股投资中筹码比重较大。曾有业内人士猜测,其中可能涉及旗下其它基金为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护盘,一个“护盘”主力即是多年前套牢投资人的中邮核心成长,规模超过百亿。或许也正是这种情况存在,提升了跟风中邮投资个股收益的确定性。
程式化的“老鼠仓”查处
作为2014年首例曝出的“老鼠仓”事件,也显示出,近年来持续对“老鼠仓”高压查处的情况仍将持续。
早在尚福林时代,包括唐建、王黎敏、张野、涂强和李旭利等10余位老鼠仓基金经理被查,开启了A股市场查处“老鼠仓”的前奏。
随后,郭树清上任之后,“零容忍”内幕交易,仅2012年共受理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380件,比2011年增长31%。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3件(其中24件央批案件)。
进入肖钢时代之后,技术升级给了查处“老鼠仓”更为有力的工具。仅在2013年,上海和深圳已经曝出多起老鼠仓事件,目前已经陆续展开调查,并涉及多位业内声名鹊起的知名基金经理。其中马乐案,更是A股市场最大的老鼠仓案件。
按照相关数据,2013年1月至10月,证监会受理的违法违规线索中,沪深交易所报送占比54%。
“以前各地证监局执法重点不同,缺乏大数据来源,过多依靠现场核查以及举报内容,随意性较强。现在不同了,对于老鼠仓的查处已经进入程式化和常规化的阶段。”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3月3日表示。
老鼠仓事件被查处的地域分布不均衡现状,可望出现进一步的扭转。
另一份数据显示,2013年前10个月,中国证监会受理各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486件,同比增长44%,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4起,同比增长70%。
监管层职能转变也是查处力度加大的主要原因。
按照改革脉络,证监会职能正在从审核审批,逐步向监管执法转型,监管的重心从事前把关,逐步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证监会1月21日召开2014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主题即是“监管转型”。
此次会议还表示,将新增600名稽查执法人员,这些人员将进入6个证券期货交易所与中登公司以及沪深支队等相关执法部门,并接受证监会的统一指导和调配。
这或意味着,在新的监管格局下,未来可能有更多的老鼠仓基金经理落入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