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因余额宝引发的口水战

2014年02月25日 10:10  浙商网 
调查数据来自新浪财经调查数据来自新浪财经

  2月21日钮文新发表博文称,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并呼吁“取缔余额宝”。

  2月22日,支付宝[微博]回应称:余额宝加上增利宝,一年的管理费是0.3%,托管费是0.08%,销售服务费是0.25%,总共的结果是0.63%,并非钮文新所称的2%。

  2月24日,钮再发博文称,之所以呼吁“取缔余额宝”,是出于国家宏观经济利益的立场。

  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还是推动金融创新的“鲶鱼”?余额宝该不该被取缔?

  近日,一场有关余额宝的口水战打得不可开交。央视评论员钮文新发表两篇博文,称站在实业的立场主张取缔余额宝;支付宝官方微博则以调侃的语调加 以反驳,称余额宝利润率仅0.63%,创新和变化才是永恒的主题。网友则几乎一边倒地为余额宝说好话,有网友表示,只要能为老百姓赚钱的就是好东西。

  老百姓通过余额宝获得了更高的收益,那么谁付出了成本?是银行还是企业?互联网金融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余额宝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

  反对者:企业融资成本高并非新现象

  在这场口水大战中,记者发现,网友“一边倒”地在为余额宝摇旗呐喊。而钮文新的一番话也不无道理:“老百姓欢迎,是因为自己获得了更多的存款收益。”

  老百姓赚了更多的钱,余额宝们无疑是赢家之一,那么谁输了?

  钮文新认为,银行哭了、渴了,是因为它们的利润被蚕食了,企业也将支付更高的融资成本,最终整个社会将为此买单。在昨日的博文中他这样写道:“银行存款利率上涨,必然引发贷款利率上涨,贷款利率上涨推高企业生产成本,最终必然反映到所有商品价格上。”

  一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对此评价称,余额宝之类的产品把大部分钱投向银行协议存款,因为去年银行特别缺钱,所以给余额宝的利率也比较 高。“银行为什么那么缺钱,因为他们通过影子银行,把钱高价给了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为了保证存贷比,他们必须拉更多的存款。”上述人士说,前两年银行 热衷于花钱买存款,同样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并非互联网金融兴起后的新现象,而是银行资金错配的结果。

  而一位基金从业人员表示,类似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其实是通过互联网集聚的方式,提高了与银行的议价能力,降低了银行的存贷息差,把这部分利润让给了投资者。

  应如何看待余额宝?

  理财师:过分美化和丑化都无意义

  尽管钮文新似乎为银行在抱不平,但银行业内人士并非完全赞同他的看法。

  一位银行人士认为,不妨把余额宝类产品的出现看作是一场利率市场化的预演。“我们的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现在定存利率最多只能上浮10%,一旦 完全放开,资金的价格将根据市场供需水平来波动,如果市场上资金紧缺,银行给出的存款利率就可能很高,如果资金宽松,存款利率就可能很低。”余额宝在去年 6月诞生之时,恰好遭遇了国内最严重的一场钱荒,资金的紧张造就了余额宝的高收益。同时,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通过让渡自身的部分利润来吸引投资者,有些产品甚至存在费用补贴情况。但是,这些情况都是无法持久的。

  “余额宝本质上就是货币基金+实时支付,只是一种支付方式的创新,过分美化和丑化都没有意义,加强监管是必须的,但不至于取缔。”杭州一位银行 理财师认为,余额宝类产品疯狂追求收益攀比,其中操作的不规范和放大操作肯定会受到打压,收益也会慢慢回到正常水平。“去年余额宝类产品的收益率大概有5 %-7%,但正常情况下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在3%-5%,略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上述理财人士也提醒,余额宝类产品的主要功能是现金管理,而非投资,它最大的优点是流动性强。如果要投资,光靠把钱都放在货币基金上是不合理的,货币基金的高收益也不可能持久。

  金融专家

  互联网金融倒逼银行改革

  关于央视评论员PK余额宝引起的话题,金融专家、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认为,要辩证地看待余额宝的影响。一方面,从客观上讲,余额宝确实拉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但另一方面,也倒逼银行的改革和利率的改革。

  金教授说,余额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零星分散的、平常经常使用的流动性资金集中起来,而这些资金如果放在银行就是活期存款,通常活期存款的利息比较低。余额宝把这些资金集中起来,然后以协议存款的方式提供给银行获取收益,相应地拉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

  “但是,不管互联网金融怎么变,钱都还是在银行的体系当中。尽管融资成本在提高,银行的贷款利息也不能提高得太多,提高太多,企业也吃不消。” 金教授进一步解释称,如果没有了企业的支撑,银行会失去发展的基础。“这反过来要求银行不能老是盯牢存在的利差,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革。”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未来,金教授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代表着一种新生事物,但是从信贷活动的角度,其和银行会是相互结合,互有市场,互有分工的格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去年以来18.2万官员受党纪政纪处分
  • 体育曝国足新帅今日抵广州 曾执教西亚
  • 娱乐曝张静初登记奉子成婚 经纪人慌张挂电话
  • 财经刘迎霞政协委员被撤 疑卷入中石油腐败案
  • 科技三星推GALAXY S5 真机图赏 实录
  • 博客北京光猪跑选手戴防毒面具(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硕士找对象难校长建相亲网 考研成绩
  • 许一力:房价崩盘的五点证据不靠谱
  • 罗慰年:柴静是卵子移民?
  • 郭田勇:余额宝的“鲶鱼效应”
  • 占豪:周二走势与操盘策略
  • 鲁政委:雾霾是经济转型中的环境挑战
  • 钮文新:余额宝炒高利率 毁实业精神
  • 叶檀:庞氏骗局谁也躲不过
  • 姚树洁:习近平为啥对房地产留一手
  • 罗慰年:寻路房地产 腰斩后怎么办
  • 海啸希望:银行能承受多大的房价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