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财富
余额宝实在是太TM火了,以至于数都没算清楚的某首席评论君都可以借此红起来(优雅睿智的我真TM太不平衡了)。原本我不算掺合的,但是实在是,叔叔可忍嫂嫂也不可忍了。
我想说的是,像你们这些动辄万言长文、西装领结温文尔雅、故作高深、不会算术的专家,我可以一个打十个。
智商下降有哪些表现呢?
1)不学算术
首席评论员说,“当余额宝和其前端的货币基金将2%的收益放入自己兜里,而将4%到6%的收益分给成千上万的余额宝客户的时候……”,我就忍不住了,这真是侮辱我辈。。。粘贴复制的辛劳工作。
大部分都是粘贴复制做出来的货币基金合同都有写明费用。首席评论君,货币基金的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白纸黑字的写着呢。0.63%已经算高了,前两天有同行都降到了0.25%,0.25%是什么意思啊?简直是去东莞睡一次送一周的节奏。
2)自己被睡,还要拉别人一起被睡
首席评论君说“我们都指责商业银行暴利,但银行毕竟是通过经营贷款风险之后才获得的风险收益;但余额宝呐?它们睡着觉就可以从240亿元的收益中分走80亿元,而且风险比打劫还小,这难道不是暴利?我看更像是“暴力”。”
这是什么TM鸟逻辑啊,你借钱给我八九个点的利息,我借给你就活该0.35%?做货币基金,就是聚集小投资者的钱,去拿市场上的平均利率。不然,我们就是被通货膨胀睡(税)了的那一群人。
再说了,首席评论君说的“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也就是最终的贷款客户将成为这一成本的最终买单人。”
不管有没有买货币基金,金融风险最后买单的还都是纳税人。
3)从余额宝里拿风险准备金?别逗了
上面说的是某首席评论君,其实挺余额宝的人,也有些智商下降挺快的。估计只要打起来,大家的智商都跟着水平最低的那位走。
比如某自媒体君,号称科普,在谈论针对货币基金未收到利息的风险准备金时说,二三十亿元的准备金,对于余额宝来说就是毛毛雨,顶多导致收益从6%下降到5%(大概意思如此)。
我去,我干这么些年,没看见从基金资产里提取风险准备金的。有这种设计,基金公司岂不是稳赚不赔?
亲呐,挺人也看清楚点。风险准备金是从基金公司那边提取的,你别拿投资者的钱来兜底啊,都是投资者的钱,左口袋到右口袋,搞个风险准备金有屁意思啊。
也就是说,如果提取专项风险准备金,是天弘基金要准备这笔钱,不是余额宝里面要提取20亿。
4)现实的风险,就是银行不优惠你了
另外智商捉急的表现是,各路人马,包括记者们,绕来绕去,也没说清楚为什么余额宝面临政策风险。
其实呢,真正对大型货币基金,包括余额宝在内,有实质影响的两个事情是联系在一起的。首先是银监会打算取消货币基金提前支取协议存款的优惠,在这之后,假如没有这个优惠,货币基金才会有风险准备金的需求。
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去银行存100万定期,一个月之后跑去取出来,银行是不会给你3.3%的,它只给你0.35%(都是指年化,以下皆同)
货币基金存100亿,假如谈了6%,要是提前取出来,现在银行还是给你6%,但未来不给你6%,只给0.35%。
这就来了问题,货币基金是摊余成本法,屌丝点解释,就是钱还没到手,但按照预计到手的情况,提前一天一天算给你。
但货币基金是开放式基金,如果某天告诉你,这笔协议存款利息兑现不了,那是什么意思呢?钱没了,但之前大家都拿走了一大半钱了,但基金资产不会自己增加,这就出现了一个“窟窿”。
有个窟窿意味着,原来1块的基金,现在变成0.96元了,大家就会恐慌赎回,这样提前支取的存款就会越来越多,窟窿就会越来越大,假如你最后赎回,说不定就变成0.93元了。。。。
所以说假如没有提前支取不罚息这个政策,就相当于货币基金现在投资协议存款的流动性隐含风险会比现在大得多。因为一旦亏损,货币基金就玩完了。不管你是400亿,4000亿还是万亿。
这就是为什么证监会[微博]都要求大家自己堵住这个窟窿眼,没堵住,就雪崩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