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组文:私募走下神坛 危机催生变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9日 09:28  《机构投资》

  文│机构投资  Institution Investment  吴昊

  记者手记:坚持着,并抄底!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考场。

  据了解,6月份,一家西部某信托发行的阳光私募产品成立,募集资金规模为5000万,刚踏入信托产品成立的门槛。

  同样是6月末,一个下午,某阳光私募进行路演,投资总监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窗外下着小雨,会议厅里坐满了人。

  据该阳光私募投资总监介绍:“本产品有60%到95%投资于股票,5%到45%投资于债券和固定收益类产品,所以能够做到很稳健。”

  据了解,为了体现利益一体化,该私募产品发起人的公司已购买1000万的份额。

  而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段发第一支产品,该总监表示:“或许现在就是黄金大底,我们正在逐步加仓。”他说的很坚决。

  淡水泉、精熙、重阳、展博、从容、鼎峰等老牌私募的前几期产品,目前跑的比较好,很大程度是因为成立在市场相对底部。

  该总监在介绍完了自己曾经的惊人战绩,如何每一次成功抄底逃顶,有着怎样广泛的国际国内资产管理经验后,自信满满地称:“我的产品目标是不亏钱,现在行情来看年底做30%收益不成问题!”

  然后又小声补充了一句:“当然,我们不能承诺收益。”

  有人把阳光私募捧上天堂,有人把阳光私募踩进地狱,而在整个私募行业中,有人选择向左,有人选择往右。

  下去,上来,又下去了……行情就像海浪。

  只有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除了看热闹,我们要问:“你为什么没穿泳衣呢?”

  可能他会茫然回答:“刚开始是穿着的,但一不小心被水冲走了”。阳光私募就是如此,一不小心就被淘汰。

  11只阳光私募清盘

  5月份,6只阳光私募产品清盘。

  2011前两个季度,中小板指数下跌14.83%,上证指数下跌1.64%。但上半年私募产品的平均跌幅为6.6%。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五个月共有11只遭到清盘,他们分别是新东风成长、梦想8号、深蓝1号、以太3号、宝华1号、永圣慧远、新泉1期、同威1号、鼎弘义1期、爱康1号、东方一期。

  有业内人士称:“私募行业发展时间尚短,很多私募并不具备在资本市场长期拼杀的实力,业绩偶然因素较多。”

阳光私募名称 管理人 投资经理 成立日期 最新净值 最新净值日期 近6个月
区间起始日
近6个月
回报(%)
近6个月
超额回报(%)
平安步步高 平安证券 封树标 2007-9-19 69.36 2011-6-20 2010-12-20 5.27 13.39
黄金优选二期十号 新价值投资 罗伟广 2010-11-9 68.32 2011-6-24 2010-12-24 -24.77 -21.63
开宝1期 开宝资产 叶猷建  2007-11-19 65.1 2011-6-15 2010-12-15 -14.92 -7.85
道合2期 道合投资 裴继伟 2007-11-20 63.86 2011-6-20 2010-12-20 -6.54 1.58
鹏远核心一期 鹏远咨询 2008-2-21 61.01 2011-6-17 2010-12-17 -26.65 -17.98
红山1期 红山投资 李雅非 2007-9-6 58.11 2011-6-20 2010-12-20 -22.28 -14.16
国轩 国轩投资 徐伟 2008-4-28 56.93 2011-6-20 2010-12-20 -23.3 -15.18
红山2期 红山投资 李雅非 2007-9-6 56.57 2011-6-20 2010-12-20 -21.45 -13.33
龙票1期 龙票资产 曾祥文 2008-1-29 51.57 2011-6-15 2010-12-15 -7.1 -0.02
龙马1期 柏恩投资 龙小波 2007-11-16 47.67 2011-6-24 2010-12-24 -17.25 -14.12
时策1期 时策投资 2007-12-6 46.31 2011-6-3 2010-12-3 -40.95 -36.92
黄金组合1期2号 平安信托 2007-12-28 42.01 2011-6-24 2010-12-24 -3.27 -0.13
鑫鹏1期 鑫鹏投资 阮杰 2007-12-20 31.24 2011-6-20 2010-12-20 -13.44 -5.32
隆圣三号 隆圣投资 王贵文 2007-11-20 0.6977 2011-6-10 2010-12-10 -16.76 -11.98
天星2号 倚天投资 2010-9-29 0.6372 2011-6-24 2010-12-24 -28.08 -24.94
首信英选1号 首信英选投资 曾月 2010-4-23 0.6261 2011-6-23 2010-12-23 -28.98 -23.13
融裕1号中财明利价值 2010-4-23 0.5648 2011-6-24 2010-12-24 -35.14 -32
优质1号 鹏远咨询 2008-1-8 0.486 2011-6-24 2010-12-24 -12.07 -8.93

  (图一) 数据来源:财汇

  如图一所示,截至2011年6月底,净值低于70%的私募产品有18只徘徊在净值红线一下,皆为非结构化产品,其中有13只产品成立于2007年末2008年初期间,此时上证指数正处于5000点以上的高位。

  其中市值最低的为阮杰操盘的鑫鹏投资,该产品成立于2007年12月20日,产品最新净值为31.24。

  上述人士称:“一只成熟的对冲基金,追求的是绝对收益,无论行情如何演化,基本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对冲能力要具备,私募产品的同质化和投研力量的薄弱,一直是私募发展的一个瓶颈所在。”

  据财汇数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市场共成立233只私募产品。其中1月份成立最多,为66只;6月份成立最少,仅为14只。2月份到4月份分别成立23只、41只、51只、38只。

  行情惨淡之下,阳光私募的发行也很不乐观。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延期募集的阳光私募数量达16只,其中不仅包括尚雅、云程泰等明星私募,2011年上半年收益冠军呈瑞投资也遭到“冷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冠军为芮崑管理的呈瑞1期,收益为29.16%;

  业内人士表示:“一只阳光私募产品的成立,投资顾问公司需要与信托公司走完关于信托证券账号使用的流程,期间信托公司需报银监会等,然后办理银行托管业务以及证券经纪业务,层层审批之后仍要经过一个月的募集期,信托产品方能成立。”

  “由于目前信托证券账号成本很高,信托产品的成立一般不低于5000万。市场赚钱效应减弱和信托公司募集规模要求提高都让阳光私募在这半年显得很不景气。”上述人士补充道。

  诡异“借壳”产品被清仓

  五月份,一只结构化信托产品惨遭强制清盘。

  据悉,该信托产品单位净值平仓线为0.85元,而在该产品的净值跌为0.8499元后,触及平仓线。

  根据《机构投资》了解,这只产品的投资顾问是结构化信托理财产品最早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之一。有业内人士估计,根据该信托计划的出资比例1:2。以结构化产品的平均规模估算,清盘给投资顾问带来的亏损达数千万。

  诡异的是,据公开数据显示,该公司的几只信托产品皆为结构化产品,除了被清盘的产品跌破净值止损线,其余的产品均表现稳定。

  为何单独该产品遭遇清盘?《机构投资》调查发现,这是一只“借壳”性质的产品。

  记者致电该公司询问亏损情况,相关负责人称:“我们其实根本没有亏什么钱,那只产品是一个朋友借我们名义发的,可能一时风险没有把控住,以致跌破止损线”

  那么毕竟是以该公司名义发的,是否有相关的风控机制?

  该负责人回答到:“没有,我们不便干涉太多。”

  相关人士表示:“近期清盘多是因为市场大势不好,结构化产品对普通投资者影响不大,主要是影响次级受益人,次级部分的资金一般是投顾自己或者是某机构的。”

  亦有人士称:“如果这只产品发起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担任基金管理人,肯定要找个壳儿,两方谈好之后就没有问题了。”

  信托业相关人士表示:“该类情况本质是买卖信托证券账号资源的问题,目前信托证券账号很紧张,才导致这种另类的合作方式。”

  记者了解到,其实类似“借壳套牌”现象在公募中也存在。

  有公募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情况挺常见,比如公募产品有一定的做空额度,但是公募投研体系中关于股指期货的研究还很薄弱,所以这部分额度就让给别的机构投资者用,多是给私募,但合作的私募会以投资顾问的名义报上去。”

  关键是出让的不只是一个壳,而且是私募名誉的问题。有评论人士表示:“也只是结构化产品才敢这么玩儿,要是非结构化产品,问题就大了。”

  但阳光私募行业的秩序和混乱,由此可见一斑。

  私募相关人士称:“阳光私募发展太快,内部也存在很多问题,总要淘汰掉一批中小私募,然后行业才会有焕然一新的发展,这是每个行业发展的一种规律。”

  若行情持续低落,一些中小私募的生存压力会越来越大,而一些大规模的私募还可以依靠管理费久撑,出现大浪淘沙的淘汰局面。

  据好买基金统计显示,目前仅非结构化阳光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较大超过20亿元的私募公司包括从容、淡水泉、武当、星石、凯石、鸿道、尚雅、朱雀、重阳、新价值等11家私募公司。

  背景阅读:

  危机催生私募变局

  2003年,赵丹阳在深圳发行第一只阳光私募。之后阳光私募缓慢发展,深圳模式和上海模式逐步成型。到了2007年,阳光私募行业才有了爆炸性增长。

  私募是以非公开的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的基金。在国内现状下,私募需借信托平台发产品,以实现阳光化。

  阳光私募,国外称做对冲基金,追求的是绝对收益。这意味着无论行情涨跌,都要能够赚到钱。这亦是阳光私募存在的意义。

  2000年之后,国内出现了一批以公募基金和券商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理念也渐渐觉醒。他们意识到,深入挖掘公司内在价值,一些周期类和防御类股票在熊市也可以赚钱。

  而之前的证券市场很不成熟,大家都在“炒”股票,股价的涨跌和经济周期关联性不大。

  一直以来阳光私募由于自身规模较小,多以挖掘中小盘股高成长股为主,整个私募行业的投资理念没有太大变化。

  近些年证券市场的震荡行情,使得阳光私募界江山代有人才出,但也有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黯然离场。

  2010年,阳光私募业绩整体超过公募,一时阳光私募被推上神坛。

  但是今年以来的疲软行情,特别是中小盘股的普遍下跌,让很多阳光私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事实上,一些过于倚重消息的阳光私募公司,已经无法保证在资本市场长期生存。况且私募无论在投研实力,还是资金规模上,都无法与公募相比。

  私募业人士开始反思,靠超额收益分成的阳光私募,到底如何才能做大做强?

  相关组文:

  平安信托下新价值封杀令

  尚雅:打造一百个石波

  投资经理: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乱象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