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尚雅:打造一百个石波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9日 09:35  《机构投资》

  尚雅投资成立于2007年8月。

  作为阳光私募行业唯一拥有两位公募股票投资总监的私募基金,尚雅曾于2009年、2010年两度闯入私募业绩排行榜前十。

  但截至2011年6月13日,尚雅成立超过六个月的产品,跌幅均达两位数。

  坚守“价值投资”的尚雅,在煎熬中蛰伏、等待蜕变。

  文│机构投资  Institution Investment  吴昊

  四本“投资宝典”

  穷则亮相战私募,投资,典型的公募派。定。2011年初,尚雅砸出四本“投资宝典”。

  尚雅投资总裁石波望着桌子上四本手册说:“虽然卖方的报告很多,但这些细节不是卖方所能告诉你的,需要自己去调研,这些手册的内容是我们量化后的一些指标。”

  这四本手册,分别是《尚雅投资手册》、《尚雅研究手册》、《尚雅风控管理及监察稽核制度》,以及《尚雅调研分析指引》。

  在《尚雅调研分析指引》(下称指引)中,分为估值、行业、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竞争对手比较、成长性、壁垒性、成本、管理品质、财务、市值分析等11大项。每项都列出相关条例;每一条例都按“不及格”、“及格”、“良好”、“优秀”四档打分。

  翻开《尚雅研究手册》第31页,在53条的管理品质中还有类似的一些其它参考标准。

  “老板不会使用电脑,公司的发展前途有限。”

  “戴着金光闪闪高级手表的老总,危险!”

  “公司建造豪华的大楼时,通常正值业绩高峰或股价高峰。”

  ……

  石波边解释边半开玩笑道:“如果一个公司募集的资金不去扩大生产,而去建喷泉,我们就要小心。”

  上述指标被业内很多人引为投资参考,但量化到如此地步,尚雅还是第一家。

  在这些量化的指标背后,是石波所坚持的四种基本投资理念。“第一是价值投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要看公司的估值;第二是品质投资——通过细节化的考量来判断公司管理水品;第三是长期投资,追求长期的回报率和复利,充分挖掘企业的内在投资价值;最后是科学投资,利用各种财务模型和数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在《尚雅研究手册》最后一章“研究员绩效考核制度”中规定:月度考核第一名者当月工资翻倍,月度考核第二名当月工资加50%。

  这并不容易做到。相关公募人士表示:“激励机制是私募体制的优势之一,显而易见的是私募开投决会时将比公募激烈得多。”

  尚雅内部人士透露,“尚雅将实行投研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员是行业基金经理,管理一定额度仓位,加仓10%以上要经投委会投票,实行一票否决制。”

  很多人由公募转投私募的一个原因是公募管制太多,私募比较自由。但在尚雅内部,真实情况是:“压力比在公募更大,事无巨细都要管理。”

  今年,尚雅投资销售部、客服部、投研部门等所有可以量化的地方都量化了。

  石波说:“要建立量化体系,让公司的投研人员变成十个、甚至一百个石波!”

  坚守“行业拐点”

  目前,尚雅产品的业绩走势并不乐观。

  好买基金的最新净值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6月17日,在成立满六个月的基金产品中,尚雅产品跌幅皆达到两位数。

  尚雅旗下有26只产品。今年以来收益最低的基金产品为尚雅9期,净值浮动幅度为-23.14%,;最高的为尚雅4期,但其绝对收益仍为负,净值浮动幅度为-10.04%。

  尚雅旗下所有产品都由总经理石波和副总经理常昊共同管理。

  石波表示:“当下最要紧的,是先把业绩做上去。”

  拐点投资,充分挖掘上市公司内在价值,这是石波所赖以成名,也是他长期以来坚持的拐点投资理论。

  《尚雅研究手册》中尚雅投资心得第9条写着:“在中国不能忽视任何一个行业,每个行业差到极点就会出现转机,好到极点就会出现向下拐点,行业盛衰和周期轮动是经济规律。”

  2009年,石波找到的投资方向是低碳新能源;2010年,石波则发现了消费与科技板块。对行业的透彻理解使得石波连年颇有斩获。

  石波说:“我刚毕业的时候,最好的是外贸公司,现在外贸壁垒消失,外贸公司已经不景气了,我刚毕业的时候最差的是煤炭行业,现在来看呢?”

  从以往的经济发展来看,每个行业的周期律都在不断变化。回溯以往,2001年买房地产行业、2002年买汽车行业、2003年买钢铁行业、2004年买煤炭行业、2005年买传播行业……“都能有1倍到2倍的利润”。

  石波表示:“行业亏损的时间越长,该行业的股票起来时越猛,利润就越多。因为投亏损行业的人少,等行业需求起来,供求矛盾突出,自然井喷。”

  “我喜欢进攻,”石波称,“如果股票被当下低落的行情误杀,没关系,只要看准行业,一个季度就赚到一年的利润,一年赚过去三年没赚的钱,这就是行业拐点的魅力。”

  “我喜欢观察政策,政策是策略的生命点,从三年到五年来看,城镇化建设相关产业蕴含巨大的投资空间。”石波表示,他同样很看好资源类和消费类版块。

  “未来十年,中国股票市场肯定好于房地产,这个结论我可以下。”石波坚定地说。

  从“满仓”到“留有余地”

  石波曾自信满满地说:“我很少把仓位降到八成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尚雅1期以0.63的净值成功翻盘,到年末尚雅1期净值超过1.30,收益超过一倍,体现了石波激进的风格。

  据好买基金统计显示,2003年9月5日至 2007年8月16日,石波在任华夏回报基金经理期内的近4年中,该基金回报率高达390.25%。

  2007年11月22日之后,石波转战私募。

  在2009年私募业绩排名中,尚雅4期和尚雅3期闯入当年私募排行前十;2010年,尚雅5期再次闯入私募业绩前十——“石波”是唯一连续两年出现在私募前十排行榜上的名字。

  但从巴菲特股东大会归来后,石波对此前的操作手法有所反思。他告诉《机构投资》:“以前长期满仓的策略我认为也不好,因为我太喜欢股票了——现在看起来要留有余地。”

  有投资者表示:“尚雅的业绩看不懂,大跌大落。”也有人认为,“尚雅产品波动大,太激进”。

  对此,石波强调:“这只看到表象,没有看到实质,我是一个价值投资者,并不能用稳健还是激进来概括。”

  然而,“石式”投资风格遇到当下的行情,注定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而此时,投资者对投资顾问公司投资理念的认同度,则起着关键作用。

  石波说:“希望投资者能够明白尚雅的投资理念,以及我们买这只股票的原因,多承担一些波动性风险是值得的。”

  私募产品渠道外接,客户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因素导致了投资顾问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缺乏诚信互赖的氛围。

  有人士称:“由此,投资者对短时间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狂热性崇拜追随,对暂时业绩不佳的基金产品非理性的抛售,成为一种常态。”

  桥梁不畅通,投资理念是否被认同也就无从谈起。尚雅或许有百种无奈,但投资者可以选择用脚投票。

  业绩终是私募的灵魂。

  记者观察:

  石波说“要坚持乐观”。他这样评价巴菲特和索罗斯:

  “巴菲特是一个价值投资者,索罗斯是投机者。索罗斯给人的感觉没有巴菲特那么愉快,索罗斯只看宏观,不研究具体的公司,他在不断寻找漏洞,是破坏性的;而巴菲特进行价值投资就看的比较长远,充满希望,他把投资当成一个享受的工作。”

  6月底,《机构投资》与石波通话时,他正在外地做调研,并称“在目前的行情下,遍地是黄金,需要加紧调研”。

  不是在调研,就是在去调研的路上——这是业界对石波的一贯印象。

  业内评价石波是“典型的公募派”,并称其“投资风格很激进,净值波动也很大;他本人很勤奋,擅长价值投资”。他有着辉煌的投资履历。

  石波曾任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被称为华夏“三剑客”之一;而常昊曾任光大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股票投资总监。

  石波总是以乐观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背后是他对自己投资模式和投资理念的笃定;常昊相反,较低调,鲜见在媒体露面。

  在寻变的路上,草根出身的私募多倾向于窥视市场的瞬变,捕捉不确定性;而公募出身的私募,多倾向于寻找一种方法,把握确定性。

  如果说石波将自己十几年调研方法和经验进一步量化推广是对自己价值投资信念的一种坚守,那么石波对自己仓位的重新审视则是一种应势而生的蜕变。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