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危局:老鼠仓管理混乱 产品同质化人才流失(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8日 00:14  中国经济周刊

  据悉,如今,无论基民盈利或者亏损,各大基金公司都按固定比例提取管理费,其中,主动型股票基金的年管理费率大多为1.5%,指数基金的年管理费率大多为0.5%~1.0%,债券基金的年管理费率大多为0.6%~0.7%,货币基金的年管理费率为0.33%。

  受这种盈利模式的驱动,很多基金公司都把规模增长视为公司经营的主要目标。在基金公司的利益和投资者利益发生冲突时,不惜损害投资者利益,突出表现为在营销行为方面,基金公司热衷于在股市的阶段性波动高点,向投资者大量募集资金;在投资行为方面,则热衷于追涨杀跌,从而造成股市剧烈波动,不但不能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反而成为市场稳定的破坏者。

  “各大基金公司对于所提取的管理费用,除部分用于支付银行渠道的佣金外,就主要用于给公司高管、基金经理和员工们发放巨额年薪等成本费用开支,最后剩下的则是分配给基金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上述基金公司人士称,这种生搬硬套海外成熟市场的做法现在看来很容易引起投资者的不满。

  据介绍,国内基金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从所管理基金提取管理费收入,具体方法是基金资产净值×1.5%(年费率)再逐日提取。例如,一只基金刚成立时的净值为30亿元,那基金公司1年提取的费用就有4500万元,每天提取的管理费至少也有12万元。

  而基金经理的薪酬和管理费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其薪水是与其管理基金业绩直接挂钩,总的来说都是“工资+奖金”模式,奖金一般是季奖,差别就是在奖金系数上,不同基金公司系数也不一样,而系数是根据基金净值增长率排名情况确定。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年薪很容易超过100万元。

  基金12年来时路

  1997年11月,国务院批准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为基金业的诞生提供了“出生证”。南方、国泰、华夏等10家基金管理公司先后在1998年、1999年成立,称为“老十家”。相关主管部门以“老十家”为平台,对原有的基金进行了调整,整合为29只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197亿元,形成我国新基金起家的“本钱”。

  最初基金发行就像现在新股发行一样,网上发行,摇号抽签,中签率很低。1998年3月23日,A股市场首批两只公募封闭式基金——基金金泰基金开元通过交易所系统上网发行,有近两千亿资金蜂拥而至进行抢购,而这两只基金的发行规模各只有20亿。最终,基金金泰和开元的中签率都约为2%。

  不过这种火红的势头并没有延续太久便遭遇了打击。2000年,基金在股票交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被媒体揭露,基金公司的公信力和形象大打折扣。

  在之后的将近1年多时间里,既没有新基金发行,也没有新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基金业一度进入冰冻期。

  2001年9月,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我国第一只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华安创新,我国基金业的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4年基金发行遭遇“井喷”,当年3月,海富通收益基金和中信经典配置基金的首次发行规模双双突破100亿份。

  随着股改的展开,A股逐渐由熊转牛,进入2007年,A股的火爆使得基民数量暴增,上至满头白发的退休老人,下至还在读书的大学生,都为“基”疯狂。

  在那时,证券营业部人满为患,银行里购买基金的人排成长龙,发行规模几十亿上百亿的基金,往往几个小时内就销售一空。

  当无数基民还沉浸在数字财富疯涨的喜悦之中时,始自2007年10月中旬的股市大调整,终结了基民的狂欢。A股由牛转熊,股票型基金大面积跌破净值,不少基民坐等收钱的梦想成了泡影。

  到2008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的影响,上半年整个基金业竟然亏损1.08万亿,全年基金亏损额达到1.45万亿。而基金业从1998年到2007年10年盈利总规模也只有1.4万亿元到1.45万亿元之间。

  基金业10年盈利抵不上半年亏损的表现让人们开始反思,基金业的发展是否走到了拐点?那一年,基金投资者评价基金的行为是“后知后觉、追涨杀跌、人云亦云”;金融学者则称之为是跟风操作、趋势投资、羊群效应。

  如今,基金业走过12年,“所有能暴露的问题基本都已出现,所有能犯过的错误,也基本都犯了,现在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基金业的各个环节。”一位基金业内人士称。

  经理频“出走”,“老鼠仓”不绝,规模非正常增长……

  信任危机中的基金业

  3年前,人们的理财意识刚刚觉醒时,基金销售异常火爆,排队都不一定能买到。在当时,资本市场的急剧扩张及全民理财知识的普及使基金享受了“暴发户”式的增长,在“赚钱效应”的刺激下,把钱交给基金打理也成为许多都市人的主要理财方式。

  3年后的今天,基金褪去了神秘的面纱,大幅亏损的局面让很多“基民”不仅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还看到了“暴发户”式增长所带来的副作用正在不断显现。老鼠仓、管理混乱、产品同质化、人才流失等一系列恶性事件与发展瓶颈正不断地刺激基民们的神经。

  基金业正深陷“信任危机”。

  频繁“出走”的基金经理们

  据万得资讯统计,2010年以来共有156名基金经理辞职,基金经理的变动进入了“高发期”。而这一数据在2007年的大牛市之际是45名基金经理选择辞职;2008年,市场转头走向熊市,全年有88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发生辞职。

  既然收入在增长,基金经理们为何还会选择辞职?

  “我每天一大早就醒来,时常还失眠,想得最多的就是业绩。”在北京的一位基金经理刘女士告诉记者,业绩排名已经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已经随时准备“走人”了,“反正干一天算一天吧。”

  “我现在已经不做公募了,改做私募。”曾多年担任基金经理的赵女士告诉记者,“除了业绩排名上要求较宽松外,操作灵活、激励机制相对合理也是私募的优势所在。”

  拿当前最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来说,由于长期偏爱重组类股票的投资,在业界颇受争议。最近,坊间又盛传其被监管部门调查。对此,王亚伟在公开露面时曾说:“如果我的投资风格确实无法再适应公募基金发展的要求,我也只能考虑其他的发展路径。”

  显然,基金公司对短期基金业绩排名的过度追逐与公募基金所面临的诸多限制,已成为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