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交银施罗德和新重阳的双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1日 09:10  机构投资

  自李旭利“下嫁”, 莫泰山欲走还留,交银施罗德和新重阳就如证券市场双簧,一唱一和,热闹非凡。

  股权——交银施罗德的阿喀琉斯之锺,恰是新重阳的私募图腾。交银施罗德和新重阳,是否就如当今公、私募的生存写照?

  莫泰山离职传闻200天

  《机构投资》 宁鹏 报道

  到八月底,莫泰山还在交银施罗德正常上班,敬业的奔波于全国各地,为基金发行不遗余力。

  此时距业内首度流传其出走新重阳超过200天。

  “已经在走一些流程,现在是比较敏感的时候,接替莫总的候选人有几个,但还没有最后确定。”接近交银施罗德核心人士透露。

  而来自新重阳的消息称,莫泰山将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到位。

  无论是面对媒体、朋友,还是在交银施罗德内部,关于离职,莫泰山的回答都是四个字“绝无此事”。

  然,方方面面的信息都表明,莫泰山的离职已成定局。对于绯闻对象新重阳,记者曾经得到过莫泰山的唯一答复是:“重阳确来找过自己。”

  根结在股东沟通

  “莫泰山欲离开交银施罗德,是多种因素交杂的结果。”一位接近莫泰山人士认为。

  或许ETF乌龙事件是个诱因。但见证了ETF事件解决全过程的某知情人士表示:“交银施罗德方面最终赔付了千万的投资者损失,但对于公司的整体经营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莫泰山的离职传闻发生在ETF事件之后,可能仅是某种巧合,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莫泰山等当事人都承受了一定的压力,但总体来说,交通银行和监管部门还是持包容态度。

  对于一家市场化运作的公司来说,赏罚分明本来就正常,处理的结果也并未严重到不能接受。

  “公募基金做到现在,很累,承受的压力很大,比如出错事件,不会是导致莫泰山离职的根本原因,但对当事人心理上的冲击是巨大。”有人士分析。

  同时,大量投研核心人员流失,让交银施罗德的发展空间也受影响。

  “在业绩得不到提升的情况下,规模也一落千丈,”上述知情人士认为,“外界评论交银施罗德在投资总监的人选问题,只不过谁更合适坐在这个位置?可能目前做出的也是最佳选择了。”

  在相关人士看来,促使莫泰山去意已决的根本原因还在和股东交通银行的沟通。

  有人士曾在私下感慨“莫泰山的智慧现在已经大多被用于与交银高层的博弈,以为员工争取更多的福利”。

  也曾有内部人士戏称,在公司员工看来,莫泰山工作的好坏,就是看他和交通银行的沟通,能为员工们争取到怎样的待遇。

  据悉,上任管理层留下来的15%公司利润用作激励的政策,在莫泰山的努力下逐年提高。但持续和强势股东谈判,或许也在耗尽莫泰山的一点点激情。

  “交银施罗德的前景、想像空间有限,而在股权缺失的情况下个人在期间的获得也是有限,在这样的情况,新重阳的机会摆在面前,很难拒绝。”有人士分析。

  “绝无此事”的传闻

  据悉,传闻中要离职的投资副总监周炜炜,目前仍在公司上班,但到底是走是留,尚未有最后说法。

  而稍晚于莫泰山传出离职消息的专户部总监赵枫辞职后,一直赋闲,并未到传闻中的某大型私募机构任职。

  “我们走不走,老莫知道,老莫走不走,我们不一定知情。”对于莫泰山离职,交银施罗德内部多是一头雾水。

  莫泰山欲离职的传言,大抵从2010年初,开始在业内广为传播。

  “老莫走,最初我们也都是从外界才了解到的,当时公司内部去询问时,老莫的回答都是以‘绝无此事’回应。”交银施罗德人士称。

  豪华的国金中心10楼,新合伙人的办公室虚位以待,主人还在另一单位忙碌,出差,全国各地跑。

  “莫总是很敬业的职业经理人,发行完公募基金产品,还在募集一对多专户产品,跑银行渠道,尽管心其实早已经离开。”有人士透露。

  来自交通银行、交银内部以及新重阳的信息都显示,莫泰山的离去几成定局,有关方面也都表示同意。

  而诸多莫泰山的圈中好友也相信,莫泰山的离开只剩下何时办手续了。在传闻纷纷扰扰的200多天里,外界对莫泰山的决定也从惊讶变成了理解。

  “其实如果他真的去了,我个人会觉得非常欣慰。虽然交银施罗德痛失大将,但对私募来说却是不错的消息。它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需要有专门的职业经理人才来管理。重阳的实力和平台优势都是显而易见的位,”某人士如此评价。

  不过也有人认为不是最好的时机,对在目前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下出去做私募持保留意见。

  据悉,接替莫泰山的人选尚未确定。此前传言有望接任的副总经理谢卫对此不愿置评。

  “继任者扑朔迷离,主要是中方股东在主导目前的人选安排,”有人士透露,“但不排除外方希望派遣总经理的可能性,首任总经理雷贤达即是外方推荐的人选。”

  前董事长钦点

  在交银施罗德人士看来,如今基金产品放开,政策资源的优势在弱化,而且公司的制度、管理也都走上正规,莫泰山走不走,对公司运营的影响不是很大。

  “有才能,是个做事情的人。”与莫泰山背景类似的某基金公司总裁如此评价莫。

  回顾当初莫泰山的上任,有点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莫泰山最大的优势在于监管层资源,曾在证监会基金部最核心的部门担任处长。因此,资源整合方面有先天的优势。

  “莫泰山曾在证监会工作,对基金本来就熟悉,在宏观方面又比较强。”对于莫泰山的2008年接任总经理,内部人士觉得水到渠成。

  不过,这并非莫泰山升任总经理的关键因素。“路线确定以后,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曾经的交银施罗德如是评价,“我觉得他各方面都可以,莫泰山是前任董事长找来的,他做总经理也是前任董事长的力荐。”

  某知情人士亦认为官方背景的炒作对莫泰山不公平:“有官方背景的多了,证监会官员下海的有二三十个,他们每个人都那么成功吗?那也未必。”

  作为交银施罗德的第一任负责市场的副总经理,莫泰山对公司内部管理也颇为熟稔,很能和员工打成一片,在周末甚至会一起出去打球。让他接手,至少能避免空降兵重新整合团队的尴尬。

  履职交银施罗德5年,担任总经理两年半,莫泰山务实的风格和交出的成绩单,为其在公司内外赢得不错的评价。在其任期内,公司所管理的基金净值和基金份额,曾经都有过大幅的提升。

  “我觉得应该给予莫总一个特别积极的评价。从两三百亿的规模到去年年底接近千亿的规模,最高时达到过一千多亿,他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熟悉交银施罗德的某人士说。

  机构投资《交银施罗德和新重阳的双簧》系列文章:

  股权:交银施罗德的阿喀琉斯之踵

  媒体称交银施罗德ETF出错事件以赔偿千万落定

  新重阳的私募百亿图腾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