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5只正收益 33只私募超越最牛公募基金(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0日 02:06  第一财经日报

  据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阳光私募数据中心发布的阳光私募第四季度排行榜,即使在大反弹行情中,重仓持股的万利富达、东方马拉松等阳光私募也没有优异表现。这些阳光私募在第四季度的投资业绩比轻仓的“星石系”“中国龙”系更为糟糕。在全部141只上榜产品中排在100名之后。

  全年表现优秀的阳光私募中,只有中国龙精选在去年第四季度表现还算优秀,排在141只产品的第29名。其他如“星石系”、武当1期、新同方1期第四季度都表现平平,排在中游位置。

  投资顾问:

  赢家通吃局面愈演愈烈

  阳光私募基金经历了2007年的蓬勃发展,在2008年迎来了集体性大扩容。中国阳光私募数据中心关注的阳光私募产品由去年的73只增加到了如今的146只。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涌入阳光私募领域,越来越多的投资顾问公司主动从“水下”走向公开化、阳光化。

  2008年阳光私募领域出现下述两个方向的态势:其一,作为投资顾问团队的私募机构数量越来越多,各种投资风格的私募基金都出现在阳光私募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充足的、多样化的选择。激进者可以选择重仓投资风格的产品,风险厌恶者也能寻到同道。其二是投资顾问公司赢家通吃的局面越来越明显。如云南信托旗下的“中国龙”系列产品由年初的13只增加到了20只;田荣华旗下的武当资产管理公司在前年11月份成立的两只产品基础上,去年6月、8月各增加了一只新产品。扩张态势最为明显的是江晖的“星石系”基金,前年“星石系”阳光私募还只有3个成员,在业绩效应的刺激下,去年2月、4月、6月、8月陆续发行新产品,如今已经拥有7只产品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曾亲自感受过江晖在深圳举办的投资报告会的“热度”,即使是行情最冷的六七月份,数百人的会场也会被挤满。

  股市并不缺钱,熊市中资金更为迫切地寻找明星投资人。某私募机构营销人员介绍,每次发行新基金总是在客户预先申请量达到较高比例后才发行新产品,客户实在太热情。

  当资金在追着明星私募经理跑的时候,许多新发行的阳光私募基金则遭遇募资难题。仅深国投一家 ,去年就有数只拟发行产品没有募集成功而夭折。信托公司对于阳光私募设立的资金门槛也普遍由5000万元降低到了2000万元。

  正由于江晖、田荣华、吕俊等“公募基金派”私募管理人在前年获得的良好业绩,投资人对“公募基金派”私募管理人普遍看高一眼。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经理开始“跳海”涌入私募基金经理群落中,尚雅的石波、尚诚的肖华、隆圣投资的王贵文……,“公募基金派”名单越拉越长。此外,新入市的阳光私募掌门人也有不少人来自于证券公司。与之相对的是,来自于纯市场的“草根”投资人数量则越来越少。

  “草根派”私募失势的原因可能有许多,部分“草根”投资经理业绩不佳可能是重要原因。比如“陕西股王”阮杰的鑫鹏1期是基金净值缩水最为严重的阳光私募;比如“中国巴菲特”的但斌、“股神”林园在2008年都遭受挫折。信托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信托公司对于合作伙伴苛刻的选择标准可能是“草根派”新阳光私募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相比而言,公募基金经理有公开、透明的业绩记录,有过大资金操作经验。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下海的公募基金经理理所当然地更容易获得信托公司认可。此外,投资经理的耀眼“简历”更容易获得信托投资人的认可。去年深国投未能成功设立的信托计划,合作伙伴基本都是“草根派”私募。

    相关报道:

    国内首个第三方私募基金评价系统诞生

    2009,阳光私募是否值得期待

    阳光私募全部跑赢大盘 但斌林园亏损超50%

    2008中国私募股权十大影响力事件

    公募还是私募?REITs路径抉择

    单边下跌考验风控能力 08年私募业绩大分化

    公募旱涝保收惹私募指责

    9成阳光私募折戟 扩容后遗症显现

    李扬:私募股权投资还不能解决特别大的问题

    私募大腕:抱着金融股睡觉

    私募基金业绩相差70%

    PE只看不投:第三季私募投资环比减42%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