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持续震荡下跌 指数型基金不要过多配置(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2日 10:07 华夏时报

  也就是说不同种类基金的配置比例的调整主要取决于投资者自己,他在赚钱与赔钱之间通过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适时地做矫正。不是说市场调整了,投资者就一定要做什么比例的转换,应该有什么样的操作。当然如果投资者已经看到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低,而且前期一股脑把资金投进指数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的,就应当分流一些配置到债券型基金上,以规避市场风险。所谓风险承受能力低,就是说市场下跌时,投资者承受赔钱的极限低,经历了这个过程,投资者对自身的定位也会更加全面。

  重在把握风险承受力

  把指数型基金换成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者,至少有这样一个判断:指标、指数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好的表现。基于这样的判断,现在不做指数型基金能否规避短期内市场风险呢?马永谙认为:“如果真的能准确判断市场什么时候到高点,什么时候到低点,那么拿指数型基金做波段操作也未尝不可。现在不做它的原因是市场什么时候好起来谁都很难判断。理论上,这叫做投资择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市场风险大的时候从高风险的投资产品上撤出来,市场风险小的时候从低风险的投资产品上撤出来,以达到最大收益,人们总是希望做到这样,如果真的判断很准确的话,那么没问题,做到这一点很好。但问题是至少70%的人做不到,他们通常的做法是,他认为是低点、风险低的时候进去,却发现市场风险还很大;他认为市场风险很大,他从高点上撤出来,却发现市场远未到高点。也就是说至少70%的人做不了择时投资,所以他做这个判断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说什么样的环境下适合投资什么风险水平的基金,而是什么样的人适合投资什么风险水平的基金品种。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很低,那就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盲目投资高风险的投资品种,所谓高风险,就是有可能在你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给你狠狠来一下子。”

  市场乐观的时候,投资者难免会有一些冲动,把资金全部投入到最能赚钱的基金品种,大盘调整,基金受挫,此时也是基金投资者真正认识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时候,2007年的基金市场或许闭着眼睛也能赚钱,但2008年的市场还得投资者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做理性的基金投资配置。没有专家能给出适合每个投资者的配置比例,投资者应该在自己判断市场的能力、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有自己合适的比例。

  相 关

  什么是指数型基金?

  指数型基金采用被动式投资,选取某个指数作为模仿对象,按照该指数构成的标准,购买该指数包含的证券市场中全部或部分的证券,目的在于获得与该指数相同的收益水平。

  对许多投资者而言,指数型基金提供的投资方式最为方便简单。投资者无须担心基金经理是否会改变投资策略,因为指数型基金经理根本不需要自行选股,所以谁当基金经理并不重要。

  投资指数型基金最大的好处在于成本较低。由于指数型基金经理用不着积极选股,所以指数型基金的管理费用相对较低。同时,因为指数型基金采取了购买并持有的策略,不用经常换股,所以基金买卖证券时发生的佣金等交易费用也远远低于积极管理的基金。此外,跟踪同一指数的两只基金,收费水平可能不同;而涵盖同一市场层面的两只基金,也未必会用同一种指数作为基准。美国市场的指数型基金平均管理费率约为0.18%至0.30%。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