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排名战挑动基金年底又砸又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03:41 经济观察报

  申兴

  2007年12月,基金净值增长率年度排名进入了最后角逐阶段。随着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28日的到来,基金重仓股带动上证综指攻城拔寨,一路上行突破5100、5200、5300点大关。

  华泰证券研究所陈慧琴认为,最近几年每逢岁末,基金通过拉升重仓股抬高净值、进而提升基金排名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

  业内人士透露,由于今年基金业绩分化加剧,在某些关键名次上的争夺更为白热化。而随着基金业绩排行战的愈演愈烈,这些悬念在12月28日下午3点终于尘埃落定,股票型基金年度业绩前三名依次为华夏大盘基金、中邮核心优选基金、博时主题行业基金。其他几百只基金的名次也最终确定下来。

  重仓股翘尾 基金加码做市值

  令人费解的是,年末做市值俨然已经是A股市场的一个惯例。

  数据显示,最近4年,有3个年度的最后一周大盘保持上涨。尤其是去年的最后一周,上证指数更是以14.16%的周涨幅创出了近年以来的单周最大涨幅。

  今年也不例外。2007年12月18日,钢铁股尾盘的异动拉开机构做市值行情的序幕。此后的几个交易日中,大盘蓝筹股普遍回暖,造纸、水泥、券商、通讯、煤炭石油、地产、金融等主流板块轮番活跃。

  基金重仓股的大买单频频出现,推动股价奔向新高。一位基金研究员一语道破天机,“大家都拉,你不拉你倒霉,这也是公开的秘密了。”

  华泰证券研究所陈慧琴指出,在目前理财市场竞争加剧、基金公司之间业绩分化加大的背景下,无论是出于持续营销的需要,还是出于吸引投资者的目的,甚至是出于基金经理自抬身价以免于被淘汰等目的,“饰窗行为”即岁末做市值的现象都是无法避免的。

  天治基金投资部人士表示,本年度最后一个交易周,基金有很强的做高净值、争夺年度排名的动机,且历年均有不俗表现,估计后市以震荡走高为主基调,关注基金重仓股。

  反对派的观点则认为,临近年底,市场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中期调整之后,由于5000点附近A股估值水平获得机构认可,再加上目前基金普遍仓位不高,机构投资者对重仓股的拉抬将游刃有余。

  而目前基金的仓位不重,是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中国太保、出版传媒、金风科技的新股冻结资料显示,基金的持仓比例为80%左右,仍有4000亿元左右的资金可供调节。

  德胜基金研究中心的基金仓位测算显示,12月17日-21日一周,开放式基金的平均仓位较前周上升了1.08%,超过四成的基金出现明显增仓,这一数量比之前一周大幅度增加。当周,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0.88%,相比前周微升0.3%;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77.3%,相比前周回升1.09%;配置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70.4%,相比前周回升1.84%。

  工银瑞信基金认为,机构资金为新一年布局,从而释放出比较强劲的做多动能,推动大盘在年底出现翘尾行情。

  从10月16日大盘见高点后,在市场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基金重仓股表现也明显分化。整体看,截至12月24日,在331只基金重仓股中,110只股票股价回到了10月16日大盘高点时水平的上方。

  即使是地产、金融等下跌幅度比较大的行业,在最后一周也出现了止跌回升。广州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告诉本报:“市场情绪比较悲观导致地产股错杀,不少人现在已经开始接了,我一直在加仓,拼命加。”

  业绩排行战 榜眼、探花较劲

  “城头变换大王旗”,随着临近年底基金重仓股的风吹草动,基金净值每天都在变动,基金的年终排名随时可能变化。

  这一幕在最近两年表现得淋漓尽致。

  2005年年底的现象是:竞争对手压制对方基金重仓股的上涨,甚至是在最后一天明显的“相互砸盘”。出现的极端是万科最后一天下跌超过2%,上海机场最后一天下跌超过3%。

  2006年年底,基金拉升部分重仓股的行为更是疯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是最有代表性的两只股票,在当年最后一周分别上涨30.8%和35.75%,导致了当周部分基金投资业绩排名变动巨大。

  为此,证监会曾专门下文,对于最后一天、特别是最后几分钟的异常交易有特别的规定,要求基金公司对异常交易提供说明。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金公司人士称,现在大家都不会在最后时刻下手,避免被盯上,但太早了拉也浪费资金。

  中信建投研发部的田东红专门分析了今年来的新现象。

  根据wind资讯统计,在331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一类是多家基金的重仓股,它们股价的涨跌往往会带来基金整体净收益的变化,对排名的影响可能不大;另一类重仓股仅有1到2家基金持有,基金出于排名需要而拉抬股价的可能性更大,这类股票有168只,其中仅有一家基金列入重仓的个股有102只。从12月24日的表现看,这102家只个股中,有26只涨幅超过了大盘,占25%,其中涨幅高的长江精工、岳阳兴长涨幅都超过了8%,而跌幅最大的重仓股不超过1.5%。

  从涨幅超过5%的重仓股看,共有23只,其中12只是1-2家基金持有的重仓股票,在1-2家基金持有的重仓股票占比例为12%;另外11家是多家基金持有的重仓股,在多家基金持有重仓股中的比例为5%。

  田东红基于以上分析得出了今年基金做净值的一个特征,“很明显,1-2家基金持有的重仓股票比多家基金持有的重仓股更加活跃。”

  业内人士透露,今年由于业绩分化,在某些关键名次上的争夺更为白热化。

  截至12月27日收市,华夏大盘基金以228.07%的业绩遥遥领先。在“状元”已定的情形下,股票型基金第二名的位置则成为争夺重点。中邮核心优选基金、博时主题行业基金争夺异常激烈。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基金净值日报,截至12月17日收市时,博时主题以今年以来169.49%净值回报率保持领先,中邮核心166.09%的净值回报率紧随其后;截至12月21日收市时,博时主题是179.90%的净值回报率,中邮核心以179.98%的微弱优势反超,其后双方的净值回报率一直咬得很紧;截至12月27日收市时,中邮核心194.91%的净值回报率继续领先,博时主题以190.65%的净值回报率紧追不舍。

  从两家基金披露的三季度报告来看,博时主题的前十大重仓股以银行、汽车板块居多,中邮核心则重仓钢铁、证券行业。

  伴随着双方净值回报率的交替上升,双方的基金重仓股也表现不俗。

  中邮创业核心优选的第六大重仓股唐钢股份截至12月27日收市,四个交易日内大涨12.80%,第四大重仓股辽宁成大则在12月24日强势涨停;博时主题行业重仓的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也都于12月27日双双大涨。

  这些悬念在12月28日下午3点尘埃落定。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计算,股票型基金年度业绩第一名为华夏大盘基金,中邮核心优选基金(194.91%)、博时主题行业基金(188.61%)依次未列第二、第三。其他几百只基金的名次也最终确定下来。

  “不管结果如何,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一位一直担心自己管理基金排名的基金经理称。

  相关报道:

  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排行榜

  股票型基金业绩大丰收

  华夏大盘拔得今年基金净值增长头筹

  基金排名上演龙虎斗 博时与中邮贴身肉搏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