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像局内人一样买基金 最高境界是看市场选产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 09:27 《钱经》杂志

  张曦元

  张一一被老家打来的电话惊醒,电话那头传来急切的声音:你上次买的那些基金跌了,快点卖啊!这条讯息从2月以来的大盘急跌开始,经过张一一母亲的圈子消化了一番之后,惊扰了他的清晨美梦。时间倒退回去四周,张一一的母亲还得意地宣扬自己的先见之明:你看,都是在我买了以后,隔壁的王家妈妈才去买的,现在银行里到处都是买基金的人。

  尽管母亲对基金还没有超过“鸡精”的认识,甚至不知道导致张一一父亲在2003年亏本的也是这个叫“基金”的玩艺。2006年巨大的财富效应口口相传于民间,远在长江中下游的南部小镇也开始沸腾,张一一的母亲始终把基金当作她最熟悉的金融产品——存款,在老人家看来,这是一个没有存期、比银行利息多得多的活期。

  金融产品比世界上任何一种商品都奇特,这种“莫衷一是”的特质让张一一想起了90年代初物质匮乏的日子。张一一的母亲就是这么挑选电

冰箱的,在仓库里堆着不知道牌子的冰箱,外面罩着厚厚的包装纸板,因为不能拆开,只能找经验丰富的师傅判断纸盒来找电机性能稍好的冰箱——最好产自日本。

  从这一点看来,基金就像是包装盒里的冰箱,在拆开之前,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压缩机的产地,但不同之处是,你可以在用了半载之后买一台稳压器以防止冰箱跳闸,但基金的“稳压器”在哪里?

  包装纸下的基金

  2006年的基金是怎么赚到钱的?这个问题被回答了无数次,专家的智慧、2005年底的方向把握、对宏观经济的洞悉等等。局内人避开了这些“花哨”的修饰词,他们的回答简单而有力——甚至有些瞠目:仓位。

  “很简单,在06年的市场,谁敢满仓谁就赢了”,这位局内人继续说:“从数据上看更明显,40%仓位的不如60%仓位的基金,60%仓位的基金做得不如80%仓位的。你能说保持60%不好吗?从专业角度,这部分基金可能更谨慎一些,万一大盘不是单边上涨,可能仓位高的基金就要冒很大的风险。但结果就是结果!2006年市场只有上涨,投资者只认表现最好的,个中风险控制的细节等等,没有人关心。”

  这就是一场赛狗大会

  所以,局内人说:基金就是一场赛狗大会,无论你看起来多光鲜、多像一位出色的金融从业人士——一张座次表就能决定你的地位。

  每逢周一、四和周六,澳门逸园里就充斥着疯狂的人群和数只穿着不同颜色“战衣”的格力狗。赛狗,是澳门人喜闻乐见的博彩,在赛狗前一日,各大报章都会公开赛狗次序表,这张表上详细地写着每场比赛的狗的排位、以往的成绩、现在的赔率。

  这是基金宣传手册上不曾写到的铁血军规:没有哪个投资者会有耐心持有一只迟迟没有动静的基金,不管你的理由多充分,失败就是失败;不管你使出的手段多恶劣,排名就是王道。

  于是,海富通精选的基金经理郑拓说:“假设一个基金经理仅买了茅台,结果会怎样?”

  没错,这个基金经理很可能已经功成名就了,但前提是,他没有在茅台大涨之前下课,也没有迫于种种压力而卖出股票。

  “海富通股票基金 在2005年8月初成立并开始投资。我下的第一单就是买入贵州茅台,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茅台一直是这只基金最重要的股票之一。然而,在经历短暂的上升后,我买入的茅台随市场一起盘跌。”郑拓在他的blog中如此回忆,“即使在2005年4季度指数开始回升,银行股,地产股和军工股成交异常活跃时,即使在2006年1月份有色金属股满天飞从而吸引市场的全部眼球时,茅台一直像睡美人一般的沉静,直到2006年2月份启动股改,之后股价在短短的3个月里翻倍。”

  就像最美妙的爱情来临之前心灵总会备受折磨,茅台在给基金经理最好的回报之前总是要以她特有的方式考验他的判断和定力,考验投资者的耐心,考验基金公司的宽容。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